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勢在必行 基督徒防疫醫師給建議 (2022年02月24日)
【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隨著Omicron病毒有「流感化」趨勢,世界各國陸續鬆綁國內及邊境防疫措施,台灣的國內防疫措施也已陸續鬆綁;且最快三月份起,境外旅客入境檢疫就會縮短為10天。
如何預備解封後的「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時代防疫新生活?
衛生福利部「防疫特殊貢獻獎」得主、輔仁大學兒童暨成人急診科主任王聖儒醫師受訪表示,從2020年開始的新冠病毒,經過四次變種,台灣新流行的Omicron病毒的特性,就是「傳染力強,毒性及重症與死亡率降低」。
解封是兼顧防疫及經濟的考量
世界各國都已經發現,若是持續用過去「清零」的嚴密防疫規範,來限制百姓的食衣住行育樂,以及社交(含宗教聚會)的自由,用近乎「鎖國」的方式,來封鎖國與國之間的經貿與交流互動,要付出的社會成本太大。「很多人在染疫病死前,恐怕已經先餓死!」
談到世界各國已經陸續鬆綁,王醫師指出,各國人民兩劑疫苗接種覆蓋率高,包括台灣在內,絕大多數國家的兩劑疫苗接種率,至少都突破六成;已經施打三劑者更是所在多有。所以各國在考量醫療資源負載量,與國家經濟、觀光及人民生計的情況下,國內的防疫以及邊際的管制鬆綁,甚至是逐步全面解除,「與病毒共存」已是勢在必行,甚至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