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亞洲藝術展三百多幅震撼人心信仰作品線上看!為疫情世代帶來上帝的安慰與祝福 (2021年12月09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謝宜汝/採訪報導】第三屆「祝福亞洲——基督徒視覺藝術雙年展」十二月5日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玻隆重登場,在過往兩屆的藝術展中,邀集一百多位參展者,包括來自中國、台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美國、加拿大、德國和英國等地區。今年則一共展出六十位基督徒藝術家的作品,並推出線上展覽,邀請世界各地的朋友一同在線欣賞,也期待為疫情世代帶來屬天的盼望與安慰。


本次展出的藝術作品多達三百多幅,並聘請三位國際知名評審審核作品,第一位評審為中國的衛林牧師,是北京圓明園畫家發起人,也是北京宋莊藝術家教會牧師;第二位評審是台灣的蕭瓊瑞教授,是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第三位評審是美國的張紅嬰牧師,是基督文化藝術基金會主席,也是紐約基督當代藝術展委員會總幹事。

基督徒藝術家勇往直前 傳承大使命

「香港藝術動力」會長周文志致力推廣基督教藝術,他受訪時表示,這一次的展出並沒有限定主題,但是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概念就是「透過不同的視覺藝術媒體彰顯上帝的美善和榮耀」,這樣的定位,希望能讓基督徒藝術家有非常廣闊的創作範圍,不會規範他的作品意念。因為上帝的愛和美善都是非常多元化,並有不同的深度。上帝對不同的藝術家有不同的生命連結和接觸點。若限定了特定主題,則會顯得上帝的美善狹窄了,不好規劃上帝的無限。

「上帝給人的生命是豐盛的,能夠承載不同人的生命遭遇。」周文志會長相信「神就是愛」,上帝會透過許多人、藝術作品展現衪的美善,而上帝的美善是多樣性的;未信的人不認識祂,但上帝會藉着視覺藝術來撫摸未信的人。

「我認為基督徒藝術家是一群非常獨特的群體,有從上帝而來的藝術創作恩賜。這個恩賜是非常罕有,大家知道藝術家在每一個地區中都只是非常少數的人物。基督徒藝術家更加是少數中的少數!如果每一位基督徒都要傳承上帝的大使命,我就有理由相信,每一位基督徒藝術家都要用上帝給予我們的藝術恩賜來回饋上帝!就是我們要以藝術為祭,獻給上帝!把上帝給我們的生命之道從藝術作品彰顯出來,讓觀眾觀賞我們的作品的時候,可以認識上帝和親近上帝!」

藝術家周文志表示,「祝福亞洲——基督徒視覺藝術雙年展」源於2015年,在香港的一群基督徒藝術家集體展出作品,展出後帶來許多迴響。由於許多基督徒藝術家花了無數的時間和精力創作,能見度卻不高,或只是眾多商業作品中,少數幾件帶有上帝信息的作品,未能帶來影響力,讓人覺得信仰作品曲高和寡。

因此2017年在香港擴大舉行,舉辦第一屆的「祝福亞洲」基督徒藝術展。第二屆於2019年在新加坡舉行,第三屆2021年在吉隆坡舉行。

這些年下來,看見基督徒集體的藝術作品展出的影響力和震撼力相當大,有許多人因為看見這麼多來自世界各地,帶有信仰元素的作品而感到驚訝。有的觀眾因為聽見藝術家於現場深度導覽作品而深受感動,心被觸摸。更有很多藝術家看完展覽後,開始願意將自己的創作路線回歸信仰、回饋上帝。

「上帝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每一次藝術展也許是撒種,也許是栽種,也許是收割,全都是上帝的工作。我們從不知道上帝觸動人的方式和時間,我們只管按上帝的心意而行,做祂認為正確的事。以藝術傳揚上帝的美善,必定是上帝所喜悅的,所以我們只管專注和認真的做下去!」

今年世界各地仍受疫情影響,因此第三屆的展覽,除了實體以外,更將作品全部上線展出。周文志表示:「因為今天的萬國萬民就是在線上,我們在前幾個月也舉辦大講堂,訪問參與的藝術家和資深、知名的牧者與藝術家,作為線上展出的前奏!」

周文志表示,至於在馬來西亞的實體展出,完全是上帝的帶領,我們沒有刻意選擇馬來西亞。但是在第二屆新加坡展場的時候,迎來了幾位馬來西亞的參展者和參觀者。在傾談第三屆展區時,他們十分雀躍地認為可以在馬來西亞舉辦,我們完全順服上帝的心意,事就這樣成了,如今馬來西亞仍然疫情嚴峻,也願這些作品能安慰馬來西亞觀者的心。

作品多元包括繪畫、攝影、雕琢

周文志表示,今年有許多幅藝術作品可以介紹給台灣的讀者欣賞,例如台灣藝術家劉穗綾Mina的作品《天父的心》。她雖然患有罕見疾病「恰克-馬利-杜斯氏症」(簡稱 CMT ),又稱「神經性腓骨肌萎縮症」,一種還無法根治的神經性病變,會使得末梢四肢無力疼痛,讓動作變得難以順暢精細,卻仍然勇敢無懼地,用畫筆創作從上帝而來的愛與安慰,讓人能從她的畫中經歷愛、創造、醫治、平安、盼望。

連續兩屆參展的劉穗綾,受訪時表示,她前陣子發病住院29天,感謝神仍然使用她的畫作,與這世代對話。她盼望作品進入亞洲後,可以祝福更多人,使觀者與神對話。「我相信我們是一群被神召聚的基督徒藝術家,神使用我們喚醒世代和亞洲,在喚醒的同時會有震動,但是我們不要懼怕,神與我們同在!」

展出多幅攝影作品,人稱阿藍的台北市有福堂駐堂牧師馮君藍,以攝影記錄他對周圍的「人、景、物」的愛慕與讚嘆,同時也成為他表達為之生死的信仰的一種方式。自1988年第一次展覽後的三十多年間,不斷受邀於臺灣及海外各地之藝廊、雙年展、博覽會、攝影節展出,但他仍謙遜地說自己只是一個觀察者、記錄者和領受者。此次展出作品有《期待上帝》、《福音之子》、《天命》、《預備著的童女》等。

馬來西亞藝術家盤玉卿的作品《我使你尊貴》,表達出我們尊貴是因蒙神揀選;上帝掌管我們的一生,我們有聖靈膏抹與引導。神要搭救我們、使我們尊貴。成為基督徒。能藉著聖靈與神連結,聖靈將基督的生命和能力,運行在我們裡面,使基督的生命活化在我們裡面。也藉著聖靈的膏抹更多的認識祂,並且能在每件事情上渴慕祂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並有能力面對困難與挑戰。

馬來西亞藝術家陳介保作品《神僕之愛》,表達出生命和愛是上帝的禮物。這些禮物體現了父母的高尚情操,賜予我們生命,再用愛培育我們。耶穌體現了上帝對人類堅定的愛。衪為了救贖人類,可以偉大無私的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作品中展現這份高尚聖潔的愛。

其他來自中國基督徒藝術家的作品,如鮑軍濤的《黎明即將到來》,透過作品祈禱舊事已過,平安的日子即將到來,每一個家庭都是神所眷顧和祝福的;黃斌的《加利利海邊的呼召》,藉著畫作呈現耶穌伸出的手,體現了呼召彼得與安得烈時的場景。

藝術家周文志的作品《疫境自強》,藉著活潑的仙人掌造型作品,思考人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喜樂與平安。仙人掌的特性有如跟隨基督的門徒,需要在現代這個多變的情境中裝備自己、穿戴屬靈軍裝面對不同的挑戰,抵禦魔鬼的攻擊。屬靈裝備雖然肉眼看不見,卻是深藏在信徒的意念中,讓人看到我們的好行為歸榮耀給上帝!

第三屆「祝福亞洲——基督徒視覺藝術雙年展」

https://blessasiakl.org/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12月09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