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師的童年在「吃藥喝符水」中度過! 他棄高薪工作成為主僕:我在這,請差遣我 (2021年12月03日)
「吃藥、掛符牌、喝符水」是童年的日常
張文弟成長在經營傢俱為生的家庭,母親是典型傳統婦女,操持家務、協助傢俱店生意、熱衷民間信仰,幼年時期張文弟還沒接觸過福音,經常跟隨母親穿梭於基隆的大小廟宇之間,母親以為是生活中平安的保障,兒時的他也是這麼認為。
但他卻仍然體弱多病,心裡沒有平安。記憶裡除了跑醫院,身上總掛著母親到廟裡求的平安符,或者請道士到家裡收驚,情況沒有改善,所有的事對他而言依舊一樣,即使知道父母疼愛,兄姊們守護,但他內心非常不平安,始終有一種恐懼:「萬一哪天他們都不在我身邊時,我要怎麼辦?」內心的不平安滿溢出來,不斷地問自己:「哪裡有平安?」
賜平安的耶穌,聖誕夜親自領他回家
日子在尋找答案中度過,年僅13歲的張文弟,應同學之邀參加基隆榮光堂教會的聖誕讚美禮拜、報佳音,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參加教會活動,在聖誕夜認識生命中的至寶——主耶穌。
原本個性孤僻、難以適應陌生環境的張文弟,很奇妙地,聖誕節後就開始參加教會的中級助道會(團契聚會),每周六晚上成為他的歡樂時光,因為教會大哥哥、大姊姊都很和善、有愛心,主動關心其課業,也為他代禱。「到教會三年之後,讓我知道世上除了家人,還有愛我的神——主耶穌,祂願為我的罪捨命死在十字架上,知道主耶穌是賜平安的主。」
這時,張文弟向主耶穌禱告,脫離恐懼、害怕、不安。禱告之後,很多事情慢慢改變,特別是健康、個性。他確信耶穌是生命的救主,於1976年6月20日受洗。同時,神也開啟了裝備張文弟成為牧師的服事之路。
在青少年時期,他開始擔任浸信會助道會的總務、靈修、副會長、詩班班員、主日學老師,青年時期承擔 - 社青團契會長、輔導、執事會執事、主席;負責聘牧委員會、章程委員會、教會三十週年籌備會。神大大地擴張了他,成為神國度大能的勇士。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