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實體聚會後,有什麼「不一樣」了? 牧者觀察:「敬拜禱告的火熱需時間修復!」 (2021年10月25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疫情為我們帶來了祝福,加速了教會的變革


從停止實體聚會至今微解封,大光教會第一個重大變化,就是「利用機會翻新了教會」。蔡其佑說:「去年,我們就在討論教會要更新硬體、重新裝潢等;當5月開始不能實體聚會,我們就把握6月到8月,花三個月翻新教會;很感謝主!剛好運用這個空檔翻修。」

而第二個直接改變就是「聚會和訓練課程全面線上化。」過去,弟兄姐妹對新媒體異象領會有限,但疫情爆發後就體會深刻;「我們也更加注意到線上聚會的細節,過去實體為主、媒體為輔,有些地方是忽略的。疫情幫助我們—無論哪個年齡層—都更看重社群媒體跟多媒體宣教。」蔡其佑說。

疫情後的另外一面

1. 靈性較不堅固者,可能出去後回不來

蔡其佑傳道也坦承地說:「的確,也有少數弟兄姐妹出去後回不來,或是不想回來的,」他表示:「疫情前,大光教會實體聚會的總人數約1,200人,現在則大概1,100多人。未回到教會聚會的人數,大約在5%左右。」

2. 何不省事在家看就好?

由於主堂容留人數有限,有些人即使來到教會,也必須在副堂觀看螢幕直播。有人因此認為反正都要看螢幕,何不省事在家呢?而就蔡傳道觀察,未回到實體聚會的人中,較多為老人家,因擔心年紀大染疫風險高,也有想來但其兒女不答應的。

其他年齡層則平均都有,有青年覺得線上和實體差不多,沒有出席的必要;或家中有年幼兒女需照顧者,顧慮孩子染疫風險,也不能任其獨自一人,便在家聚會。「疫情間,大家體驗到線上的方便性,讓生活中本來就有些難處的人──無論身體、兒女或學業──在此時選擇較方便的形式。」他說。

3.敬拜禱告的火熱,需要時間恢復

而恢復的實體聚會中,蔡其佑發現:「現場禱告的火熱及敬拜的專注度,都有明顯的差異,需要再花時間點燃。」也分享教會漸進式的預備:實體聚會開跑前,即讓領袖同工們先回來聚會,好預備開放時能帶動弟兄姊妹。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10月25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