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會友造成教會紛爭? 「他不重,他是弟兄姊妹!」蔡茂堂牧師:用愛心而非對抗 (2021年10月21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今日報

中華信義會神學院教牧關顧中心,(18)日上午,舉辦線上講座,邀請蔡茂堂牧師主講,「躁症發作或熱心過火—我們如何了解與牧養這些熱心會友?」盼望幫助基督徒思想,如何面對躁症及「熱狂」的會友,以及分享其中的信念。


蔡茂堂牧師畢業於台大醫學系,曾任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以及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卻甘願放下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職位,為神拓堂、牧養教會,卸任後又成立「天梯夢協會」,並任埔里基督教醫院的顧問牧師。同時具有醫師背景,及牧會經驗。

如何面對躁症?

蔡茂堂分享,人有情緒起伏是正常現象,但若超過正常值範圍,甚至會大幅影響生活的程度,超過一定時間(躁症持續7天以上;憂鬱症超過兩個星期),就可能是情感性疾患,建議就醫觀察。

躁症有許多成因,可能為某些內科疾病導致「器質性躁症」;服用特定藥物造成「藥物行躁症」等。此外,子女具有15-30%可能遺傳躁症;但後天也會帶來影響,若生活中睡眠不規律,遭到剝奪,或是有強烈的情緒,處在刺激或壓力下等,容易促發疾病。

他分享輕度的躁症,可視為神的恩典,因這樣的人,頭腦運轉快速,且具有愛心。但嚴重的譫躁,可能發高燒,失去自控力,大腦形同「關機」,非常危險,需要緊急住院。

控制情緒的系統非常精細,近年醫療進步,更發掘其中還有一系列的傳遞。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神給的保護機制,大多會自行好轉,但蔡茂堂鼓勵,仍要積極使用醫療系統,「因為醫藥是上帝給予的一般恩典!」

若我們拒絕醫療,非得要用禱告尋求拯救,很可能是不明智的行為,也限制神的作為。當經診斷罹患情感性疾患,就應醫療控制、諮商協談,同時,也要用基督徒的利器—禱告,因上帝不只給予醫療,必要的時候,也會介入進行超自然的醫治,給我們更大的信心與盼望。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10月21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