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代150年的愛》 馬偕孫女103歲安息主懷,辭世前叨念「福爾摩沙家鄉」 (2021年08月25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今日報

「馬偕」二字總讓人立刻聯想到「馬偕紀念醫院」。古舊的磚紅建築上高掛著耶穌十字架,以及如同荊棘火焰圖騰寫著「寧願燒盡,不願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


在這一切的背後,隱藏著一份跨越3代、持續150年,對台灣毫無保留的愛。

第一代:建立教會、醫院、醫學院、提倡公衛,救人無數

喬治·萊斯里·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年生於加拿大,漢名偕叡理,台灣人稱他「馬偕博士」或「馬偕牧師」。26歲那年,他向宣教會提出至華人地區宣教的意願,幾經風波後,1872年他終於踏上台灣這塊土地,落腳在當時僅3萬人居住的淡水小鎮。

馬偕博士深信,唯有基督信仰能帶給人真正的平安。抵台30天後,他設立了台灣第一所教會—淡水教會;50天後,他已經可以用台語講道給本地人聽;8個月後,領5名本地信徒受洗,歸入主名下。後續在基隆、蘆洲,八里、松山、艋舺、大龍峒、新店等地,都有成立教會。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08月25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