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被造的美好》從基督徒的立場看心理成長與諮商 (2021年06月29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邀請黃芯芯博士(美國聖路易密蘇里州立大學心理諮商教育博士),6月26日在線上舉行題目為「從基督徒的立場看心理成長與諮商」講座,線上與會者來自台灣和美國170人。


 身為牧師女兒的黃芯芯博士表示,曾經討厭自己、罹患憂鬱症,台大畢業後到美國接受心理學的學習與治療,卻仍然浮浮沉沉,最後回到上帝面前,才真正得著醫治與滿足。她以一隻貓因推倒主人的聖誕樹而被處罰的照片,解釋很多人就像那隻貓,本來只是在作自己,卻被別人認為他做錯而受罰。

 黃博士說:「處在一個充滿批評、指責和怪罪的社會,我們都很容易犯錯被罵、感到不被接納,一次一次的覺得自己不夠好、很糟糕,就開始自我形象低落,這就是創傷。」

心靈的傷口 覺得痛要求助

 「自我厭惡」讓我們看不到真正的自己,也看不到在上帝眼中,我們是祂的寶貝。黃博士指華人重視補身體,卻忽略心靈的健康;身體的痛曉得找醫生治療,心理的痛反而封閉掩埋起來:「身、心、靈健康是相互影響的,心靈的傷痛不處理就會發臭!」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靈的痛,比較痛的時候就需要及時的尋求幫助。諮商協談能抒發、調節情緒,處理問題、幫助控制症狀、治療創傷,以及保健和預防。至於什麼時候該去諮商?就如同檢視身體的傷口一樣:「當你講出傷痛的時候還是覺得痛,就代表『傷口』還沒好,需要尋求幫助,處理成長過程的創傷和對自我的誤解。」

定睛上帝 追求更高成長層次

 黃博士在講座的後半段整理對比心理學與神學所追求的不同,她說:「神恩典的層面是超越心理學的,基督徒不只追求自我實現,而是更高一層的追求與上帝連結,學習『我中有祂、祂中有我』的親密與意義。」心理學的自我定義是「我必須找到自己、我是獨立的個體、肉體的存在」,可是神學的是更深層次的,因為「我是神所愛的子女、是基督的身體,有靈、魂活在肉體裡面的」。

 兩者在定義「我是誰」已經不一樣的時候,那麼「我該做什麼」、「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就都有明顯的差異。黃博士認為,心理學的成長是靠自己的,自我界定生命的意義和該做什麼,能力和努力都是自己選擇、實現,由自己作主;神學的成長卻是有上帝帶領的,祂賜予能力,修補我們的破碎,讓我們重拾被造的那份美好,然後為祂作光作鹽。

 詩篇一三九篇14節「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英文版翻譯「for I am...wonderfully made」更精準記載我們是神美好的創造,當眼目從自己轉到上帝,才能看到自己是被愛的、是珍貴的,有正確的自我形象,一生與神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06月29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