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防疫前線 護理師分享工作日常 (2021年06月01日)

新聞提供: 教會公報

【張原境採訪報導】今年5月,台灣陷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最嚴重的本土疫情,雙北陸續傳出醫療量能吃緊,台北市市長柯文哲5月25日宣布台北市改採「2人1室」增加收治量能;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於27日上午宣布啟動解隔離新制,盼減少醫護負擔,進一步空出病房與檢疫所。


台北大專學生中心畢契、現於北部某大學附設醫院武漢肺炎專責病房擔任護理師的挺三(化名)表示,自己於2020年4月到職,便進入同年2月新開設的武漢肺炎專責單位工作,負責照顧採檢過後陰性的病患;去年夏天疫情開始趨緩,便轉為普通病房;直到今年5月疫情再度爆發,3天之內,便將原本30多位病人轉床或出院,短時間內改變病房模式,變成專責收治需要採檢的病患;然而過程混亂,「應該很多醫院都對這波疫情措手不及。」因1間病房僅能住1位病患,也造成收治量下降,確實感受到醫療量能的不足。

挺三談到,每日上工前均需穿戴全套防護裝備;一開始其實很茫然,要看著海報的教學步驟穿戴,現在則已成習慣動作,「穿起來真的很熱、很累,常常做事做到一半就感覺到身上的汗在滴。」此外,以前進入病房無需繁瑣程序,可以隨時隨地看到病人狀況,現在工作態度則要更嚴謹且計畫周詳,否則一但忘記任何事項再進出一次,就會又耗損一套裝備,「外層的隔離衣與手套,所有碰到病人的東西都要丟掉,也造成現在切換不同病房的過程變得非常耗時。」挺三認為,壓力確實很大,但也是很好的訓練機會,如何把握接觸病人的時間一次做到位。

挺三指出,許多人是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被採檢、然後收治住院,過程倉促;若家人也一同遭到隔離,更是沒有人可以幫忙遞送物資,「確診病患在解除隔離前至少要住滿10天以上,常常就這個一個人待著,看起來很孤單,很令人心疼。」她說,雖然大部分的情況並不允許家屬陪病,也會有家屬害怕來醫院,但若病人缺乏自理能力,則可開放家屬陪病;但在病人痊癒前均不得離開病房,就曾遭遇過不解的家屬謾罵醫護、然後憤而在病房廁所抽菸的情形。

「曾經有同事剛接班、穿好衣服進去,病人已經過世了,每次進去病房都不知道會迎接什麼狀況。」挺三說,長輩多有慢性疾病,感染武漢肺炎時猝死的機率較高;而面對死亡,許多家屬很難接受遺體要在24小時內火化的規定,在家屬請託與政府規定間,確實會陷入兩難,「也有病人還在等報告、尚未確診的過程中即死亡。」她表示,即便病人死亡,也會盡量避免家屬進入病房接觸亡者而增加染疫風險,此時有人可能就會開始怒罵;而有時經過溝通協調,仍會讓家屬穿戴全套裝備進入。

挺三也點出,常常收治到許多50、60歲的長輩,他們不像年輕人這麼會用手機,也沒有足夠的理解能力明白現在的防疫規定;此外,病患也面對各種生活壓力,有人繳不出住院費用,有人不知道出院後工作還在不在。挺三認為,社會大眾除了體恤醫護人員,也可以把同理心也放在確診病患身上,不需要去罵別人是防疫破口,每個人的處境都需要去體諒。

挺三也強調,不是只有照顧確診者的護理師很辛苦,不同科別的護理師要互相支援其實都非常困難;以她任職的醫院為例,武漢肺炎相關的病房區域擴張,同一樓層的骨科護理師就必須協助照顧病況複雜的內科病患;而因為開刀房手術量下降,手術室護理師現在被調配到病房支援,外科護理師也多需轉成內科護理師,等於須要重頭學習。

因醫護人員屬於染疫的高風險族群,挺三認為自己要遠離人群,除盡量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外,休假期間也多待在家中,吃飯就叫外送,雖然還沒有到憂鬱的程度,多少還是會有些孤單感。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06月01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