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豐收佈道團線上研討會》史福索鼓勵神的僕人 疫情時代下EKKELSIA教會興起 (2021年05月19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面對疫情,台灣興起了一波又一波的RPG禱告運動,鄰近的香港同樣展開了EKKELSIA教會運動,迎接新一浪復興。香港豐收佈道團於5月17日邀請了豐收福傳運動和國際轉化網絡的創始人史福索牧師(Ed Silvoso)主講3篇信息,並有香港眾牧者與會見證疫情期間EKKELSIA的復興。

講座先以禱告開始,豐收佈道團(香港)執行董事陳素嫻女士(Barbara Chan)宣告今天是「耶和華的日子」,歡迎耶穌來到,讓香港教會興起發光,並求主向城巿、國家顯出神的慈愛和榮耀;史牧師伉儷認為「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興起EKKELSIA由家庭開始,太太路得(Ruth)求主保守香港所有家庭,為基督得著城巿;史牧師代表西方教會向華人作認同性悔改,約3:16「神愛世人」其實指神愛列國,為西方教會的驕傲自大、疫情下敵視華人悔改,又認定神給華人的命定;中華基督教會天約堂王寶玲牧師代表華人接受史牧師的認罪,又為香港、中國認罪,宣告門戶要被打開,讓福音傳回以色列::史牧師又帶領與會者為在上者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禱告。
 EKKELSIA:耶穌的模式
 史牧師甫開始便問了3個問題:若EKKELSIA如此重要,為什麼耶穌只提了兩次?為什麼新約沒有吩咐我們建立教會或指示?今天的教會與新約EKKELSIA有什麼分別?史牧師解釋EKKELSIA有5項特質:1.教會成員委身於領袖的教導;2.個人和集體的昌盛以滿足社交圈子內外需求;3.人數天天增加;4.持續不斷地得外人恩寵;5.神蹟奇事即神聖啟示。EKKELSIA 24/7運作不斷增長,是一場無建築物的流動群眾運動,影響所有人事物,不應侷限於「四面牆」及「每週一次」之內,因為耶穌最終目標是看見列國被門訓。
 耶穌沒使用新約組織宗教場所「聖殿」或子民聚會處「會堂」,卻使用現有世俗組織—EKKELSIA,以神國基因浸漬。史牧師說:「今天你我就是『使徒』,一艘載滿建材,到新領土建立神國的船。」耶穌不是讓門徒從洶湧的大海中「釣」出來,然後存放在「消毒無菌的儲藏櫃」,等候送往天堂港口;相反,EKKELSIA無論處於萌芽階段的公民聚集或更完善的組織,都是神國的麵酵注入社會麵糰之中的工具,讓人民、城巿甚至列國被門訓。
 新約「聚集分散」模式
 史牧師從四福音書中發現神製造改變的模式,分別是:聚集、堅固、分散、擴張。門徒首先聚集,彼此堅固,然後遭受逼迫,被迫分散再擴張。史牧師舉例馬可樓禱告讓聖靈吹起強風,誕生了職場教會,又例如初期教會多次遭受逼迫後,使徒遍佈耶路撒冷,外邦人安提亞教會被建立等等。初期教會都經歷過「產道」的艱難,就如懷孕時經歷陣痛,直到與母體分開。時至今日,教會面對疫情,使每個人、每個家庭聚集成為EKKELSIA(EKKELSIA Everywhere)。
 EKKELSIA的四類觀眾
 史牧師指EKKELSIA分別有4類觀眾:現有佔大多數仍在觀望的教會、從傳統教會轉化的轉化型教會、運作中職場EKKELSIA、新一波百分百EKKELSIA。根據使徒行傳18-19章描述,保羅遊走各會堂傳道,後因被拒絕而進入了推喇奴學房,一邊教導,一邊建造職場教會,自此不再受政府逼迫,轉化了以弗所,以至整個亞細亞。
 史牧師將「使徒」比喻成陽光,陽光照射泥土,讓沉睡的夢想甦醒。使徒領受天上的異象,與屬靈兒女一同在地上奠定根基,然後傳開,讓別人也可按感動建造。
 史牧師又解釋疫情前,轉化型教會原本向現有傳統教會傾斜,但疫情加速了教會發展,變成向新一波EKKELSIA傾斜,宣告100萬EKKELSIA很快會實現。
 EKKELSIA的基因:住在耶穌彰顯的同在裡
 史牧師強調「禱告」是關鍵,因為EKKELSIA用最原始的演繹禱告原則。至少兩位信徒在耶穌彰顯的同在裡聚集,帶著捆綁和釋放的權柄,一起祈求天父,好讓神的旨意成就。
 史牧師提出為什麼禱告沒有百分百得應允?重點在於不要急於禱告,要花時間邀請耶穌,尊榮祂的同在。馬可福音18章18-20節教導禱告3個步驟和3個應許:
 兩三人奉祂的名聚集—耶穌就來了;
 在地上求什麼—天父都必成就;
 當他們捆綁和釋放—便得著權柄。
 再加上「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 若是自卑、 禱告, 尋求我的面, 轉離他們的惡行。」(代下7:14a)的禱告態度。這樣,人便浸漬在基督的思維,在靈裡面更新思維。
 史牧師又鼓勵與會者住在耶穌彰顯的同在裡,因為耶穌就是天父的鏡子,透過耶穌看見天父正在做的事,因而被賜予權柄捆綁和釋放,在聖靈的引導下踐踏仇敵的作為。
 聚會穿插了5位香港牧者分享見證。迎主薪傳教會胡寶麒牧師在神的帶領下建立「食物糧倉」,參與社區派發物資,有機會認識政府部門官員,接觸到全村居民。
 荃灣區敬拜會淩楊月娥牧師原要建立職場教會,在疫情下停擺,結果透過奉獻成立了抗疫基金,用以派發口罩、防疫物資等,接觸到過千人,不少人加入了教會和幸福家庭小組。
 金巴崙長老會沙田堂蕭楚剛牧師見證「聚集」是為了「分散」:神聖聚集遍地開花。會友在社運和疫情下只能參與線上崇拜,教會為此設立「家主」,讓弟兄姊妹在「家主」地方聚集,一起崇拜一起分享,建立了密切關係,「家主」也被按立成為牧者。
 王寶玲牧師表示,原本眼光只在意自己的教會事工,2009年參加了夏威夷轉化特會後被激勵,後來在教會呼召弟兄姊妹成為城巿的牧者,於是興起了金融界、教育界和醫護界職場牧者,祝福同業、校園、社區等等。
 香港伯特利教會恩光堂李炳南牧師鼓勵教會內代禱者興起禱告祭壇,利用手機應用程式(APP)的經文禱告,又讓原本的小組再分為更小型EKKELSIA聚集,帶下神的國。
 史牧師於最後帶領與會者舉手向聖靈禱告,因為「我們生存、活動、存在」都在乎聖靈,聖靈有能力將人從抑鬱、壓制中釋放出來,又舉手祝福五旬節臨到香港、中國以至整個亞洲,宣告:「香港要起來行走奔跑,如鷹展翅上騰。」史牧師勸勉與會者既然領受了信心便要行動,在家中、職場邀請神的同在。
 香港眾牧者作回應禱告,黃兆偉牧師邀請耶穌同在,求主賜下家庭權柄、信心,在疫情下煉淨教會,見證神蹟發生。凌楊月娥牧師為EKKELSIA合一禱告,「一個人追千人,二個人追趕萬人」,同心合意拿起屬天權柄,在黑暗的日子興起發光。薛凱健宣教師宣告這世代要成為上一代及下一代的橋樑,每一代攜手轉向美善,見證神國降臨。張大華牧師為華人命定禱告,將福音傳回中東穆斯林地區及耶路撒冷。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05月19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