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培訓網絡辦時代脈搏講座》從聖經預言和歷史看以巴衝突 基督徒如何面對危機 (2021年05月18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以巴衝突日益加劇,成為每天國際新聞頭條,全球基督徒也加以關注和代禱。「以斯拉培訓網絡」培訓事工主任梁偉剛傳道指出,只用了一天時間決定及整理資料,由該事工創辦人暨總幹事蔡春曦牧師,於5月15日舉辦以「從聖經預言和歷史看以巴衝突」為題的時代脈搏線上講座。

蔡牧師訪問了當地考古學生曾佣慈姊妹相關消息,反映東耶路撒冷的族群衝突,及聖殿山的警民衝突。軍事行動升級後,火箭炮射向迦薩、耶路撒冷、海法等地,當地政府推出了手機應用程式(APP)響報,警告居民要一分鐘內逃到各戶地下庇護所避難。
 中東問題來龍去脈
 蔡牧師首先宣讀神應許以色列民歸回經文:「當那日,主必二次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餘剩的......招回以色列被趕散的人,又從地的四方聚集分散的猶大人。」(賽11:11-12)蔡牧師認為以巴衝突始於兩國不同立場,包括:土地擁有權、信仰、人口等。歷史上猶太人認定以色列國土,是神應許給亞伯拉罕的土地,主前1406年由約書亞攻打,至主前1050年掃羅王立國;而巴勒斯坦的意思是「非利士人」,早於主前1190年遷徙迦南地,比以色列人更早居住。後來以色列南北國相繼滅亡,雖然經古列王協助,一度從被擄中歸回,到主後132年左右再次被羅馬人趕出以色列地。後來又被拜占庭、土耳其等政權統治。1917年,英國攻取了巴勒斯坦,藉《巴爾福宣言》致力協助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重建家園,直到1948年,以色列共和國成立。
以巴問題死結
 土地:以色列地是神應許給亞伯拉罕的產業,還埋葬了太太撒拉;但早於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之時,巴勒斯坦人已在當地居住,後來以色列人被擄離開,兩國的應許和主權出現嚴重分歧,各執一詞。以色列復國後已奪回大部份領土,為與鄰國保持友好關係,又歸還了六日戰爭地方一大片土地,如西乃半島、哥蘭高地。以色列自2000年,逐漸收緊土地政策,只讓巴勒斯坦人住在迦薩走廊、約旦河西,這些地方後來更演變成兩國人民摻雜,容易釀成衝突;但另一方面以色列人擔心如要歸還土地,國家容易陷入被侵佔的危機。
 心理:以色列人曾被納粹德軍虐待,飽受壓迫,常常感到惶恐不安;而巴勒斯坦人活於戰火、流血底下,充滿苦難創傷。因此,兩國反擊行動毫不妥協,使仇恨加增,蔡牧師舉例指雙方曾把對方政要及平民擄去,互不相讓。
 政治:以巴衝突往往成為國際間政治籌碼,這些談判背後常伴隨著政治交易,但和平條件未必得到各國認同。此外,以色列被中東伊斯蘭教國家包圍,被孤立,造成長期受壓的自然反應。政治經驗方面,政治人物的幫助如美國總統,取決於對方是否履行承諾或政治生涯長短,通常不獲保證。以色列內部團體眾多,包括國會政客、猶太拉比,政客大多都背負著歷史包袱,政策難得共識。更何況以色列首都一直是敏感議題,不論特拉維夫或耶路撒冷,都容易挑起以巴衝突,甚至國際間爭端。
其他死結還包括聖殿爭議、伊斯蘭教極端恐佈份子等問題。最後,以色列人認為土地是神的應許和禮物,要盡管家的責任;而現時居住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難民,生活工作常常不穩定,認定土地維繫著國家,以至下一代的命運。
 危機和出路
 蔡牧師指以巴衝突一直是世界問題焦點,和平只是暫時的,持續不斷的衝突,容易導致戰火不息。回到聖經末世論,基督徒被提可能在災前、災中或災後,蔡牧師認為將會有一個以和平使者姿態出現的政治奇才,與多人多國立約,解決世界問題,包括中東問題,這人就是「敵基督」,而以色列人將會因「敵基督」廢掉和約,在神保守下全家歸向基督。
 蔡牧師結論指,基督將會第二次再臨,「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祂怎樣往天上去,祂還要怎樣來。」(徒1:11下)蔡牧師提醒基督徒要有正確的回應,包括:有得救的把握、殷勤為主作工、作光的見證,以及過有盼望人生。
 影片參考網圵(粵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6uk1zh_VOI
 禱告:為以色列及中東地區禱告,求主賜下平安,保守基督徒在末後日子,儆醒敬虔度日。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05月18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