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放棄神要你做的工作,會看不見祂已預備好的終點! 生態學者用信仰角度談保育心得 (2021年04月27日)
一個完全回到上帝面前的基督徒,不可能對其他的受造物沒有感覺!」長期從事環境保育與維護工作的楊瑋誠,是「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長,現任「臺大獸醫系與生態演化所」合聘副教授。他於專訪中感慨地說:「有沒有可能在我們還沒有機會了解牠們時,就已經消失了?」
對待任何受造物都須尊重
舊約創世記1:31說:「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上帝創造天地、宇宙星宿、動植物等一切環境,為的就是要讓人類住得舒適,管理妥當,但自從第一代人類始祖亞當與夏娃犯罪墮落後,開始行各樣敗壞的事—包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土地的使用方式。
楊瑋誠提到,「一個完全回到上帝面前的基督徒,他不可能對上帝其他的受造物沒有感覺,或是沒有抱任何尊敬之意。」每個生命蒙神轉變的基督徒,都知道我們在世上不是主人,乃是過客,我們所擁有的東西,都不是真正擁有的,包含金錢、土地、環境…;基督徒是否能在重生得救後,看重神所造的每個受造物,加以珍惜?
「這些(生物)裡面,有沒有可能在我們沒有了解牠們時,就已經消失了呢?」
環保意識不是潮流,是「義務與責任」
他分享一個例子,今天如果問社會大眾一個問題:「請問你們為何不使用塑膠吸管了?」大部分的人會回答,這是一種潮流、風氣,或新思維,或政府規定等等,可見,人們的環保觀念是處於較為「被動方」;反之,當我們變為「主動方」,會激發人們思考該如何改善環境,包含節能的小小舉動、環保教育等等;以信仰角度來看,則要回歸「管家的職分」,此觀念不是一兩次的主日講道,就能傳達完成,而是需刻在每位基督徒的心版上。
教會應重視生態維護,教導下一代
楊瑋誠以自身教會為例,過去週報上總會寫著斗大的「七要」,包含信神愛人、天天讀經、常常祈禱、殷勤聚會、樂意奉獻、領人歸主、服務社會,這幾年來則多了一項—維護生態,可見教會界也認知到「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並把這項觀念傳達給下一代。
過去曾有人問他:「既然聖經裡都已經知道,神要親自摧毀地球,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做環境保育?」針對此問題,楊瑋誠提出一個有趣的比喻,「假設今天主人請你保管一個花瓶,你就必須好好保管好,如果主人要把花瓶打破,那也是主人的事。你不能想說反正都要打破,不如先幫主人打破,或先破壞、或幫它著上新的顏色!」
基督徒身為主的僕人,無法越權、也無法干涉主人的行動,唯有做好僕人該做的本分。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