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仰望上帝的帶領 走出「巴比倫」經濟霸權的轄制 (2021年04月19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簡稱禧年基金會)於17日在信義會台北救恩堂舉辦「從巴比倫出來!」聖經經濟交流,邀請牧者同工,以茶會開放研討方式,檢視巴比倫的霸權經濟系統及抗衡對策,氣氛熱絡。

禧年基金會執行董事胡業民老師以「從巴比倫出來!」為題表示,當代經濟的運轉已處於「不可停止」的速度,「據聖經記載,從巴別塔到巴比倫,有兩次大『停工』,為何這兩個經濟體系輝煌到了極點,卻遭受神的審判?」
 巴別塔的停工在創世記11章有詳細記載,至於巴比倫體系則在啟示錄18章記載,是作為「政治經濟巴比倫」的敵基督國,也是前一章「大淫婦」的繼續。「原本貿易行為是對人類的祝福,但為什麼會被上帝看成『行淫』呢?(啟18:3)」胡老師分析說,精英統治階層擁有一切財政支出、課徵和調度能力,忽略人民的苦情,好大喜功、炫富驕傲。
 因此,胡業民老師從政治經濟的角度推論聖經的描述,他認為,巴別塔的停工是上帝對人類的祝福,若上帝沒有阻止,那麼地上的霸權就成立起來,帝國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因此擄掠勞工就更加重了罪惡。神以阻斷溝通交流的能力,致使工程和經濟都停工,並改變當時社會社群結構的方向。
 其次,巴別(在希伯來文又稱巴比倫)將城和塔結合,象徵人和大地的關係:解決大型建設所需籌集的財政需要,這會讓百姓長期付出大代價並產生人心的苦毒,「菁英對社會的控制力是強大的,他們只接受沒有異議(消聲)的人民,不然就壓制異議分子。」這種奴役人民的工程和制度架構,敗壞不可取。
胡業民老師強調,巴比倫體系以壓迫奴役百姓,達到炫耀目的的財政,敵擋神、炫耀自己,拒絕分散治理大地,強迫奴役百姓,沒有安息,皆是神所憎惡的。「創世記雖以簡單話語帶過,但是我們要洞察巴別塔建造的社會代價!」
基督徒如何分辨合神心意的賺錢方式?現代人忙碌,但有些時候得停下來檢視,自己所工作的那間公司(企業)經營是否合神的心意?胡老師舉例,有一間房地產公司,把房子全部買下來,重新建造、施工與裝潢,蓋好之後,以多出原本50%的價格出租,但是原本的住戶根本租不起。「那你還要為這種公司效力嗎?」基督徒要明辨巴比倫體系的經濟特徵,以避免因之而來的危機與崩潰。胡老師總結,「這是所有人的抗衡責任,也是討神喜悅的出路,你我都應努力的目標。」
 與談貴賓元大期貨獨立董事暨禧年基金會董事黃乃寬,以「全球低利息隱憂」為題,介紹美國從1896 年到1939年三個階段的利率,分析股市崩盤、經濟蕭條當時的政策,他提出「全球的低利率是正常的嗎?」來引領大家進一步思考,「在德國,採用的是高稅率,很少人買房,多數都租房。但這樣的政策在近兩年也有了新的改變。」熱愛音樂的他,也帶來他的書《精準與放任之間》送給現場朋友,增加答題的趣味。
 禧年茶會出席教會包括藝人之家、汐止靈糧堂、台北榮美教會等,主辦單位盼以信仰角度採取符合聖經所啟示的真理相吻合的價值觀,在生活中榮耀神。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04月19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