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十四屆「篤信力行」講座》更深尋求神的心意與帶領 渡過危機 (2021年03月15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香港教會今日正身處一個動盪、紛亂甚至失控的世代,基督徒該如何成為有異象的天國子民,將神的話傳講的清楚明白,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香港浸會大學校牧處自2007年起,每年主辦「篤信力行」信仰研經講座,去年因疫情緣故被迫停辦。今年校牧處特別邀請了伯特利神學院聖經研究教授黃天相教授主講第十四屆「篤信力行」講座,為期3天的講座主題是「動盪世代中失落的先知」,首場線上講座「信仰危機的以利亞」於3月12日舉行。講座以香港浸會大學校歌開幕,並由校牧謝虹牧師帶領禱告,然後由香港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獻詩,包括〈寶架下〉、〈Be Thou My Vision〉及〈Keep Your Lamps〉。

 黃天相教授首先向與會者解釋蒙召的意思,先知的呼召有別於祭司、文士和長老,不在於血源、背景和資歷,乃是出於神特別的揀選,譬如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等眾先知都經歷過異象後蒙神呼召,神看重的是先知對異象的反應。面對危機不在於過往的經歷,乃決定於即時的反應,以及與神人的關係,以便掌握應對的方法,得出合神心意的結果。
 黃教授接續分享在先知以利亞打敗眾假先知之後,被耶洗別追索性命,所面對的信仰危機 (王上19:1-21)。以利亞過往與神互動,神會直接吩咐,他也試過禱告立刻得到回應,並有過出人意料的神蹟經驗 (參王上17:2-4,7-9,18-22,18:1-3,36-38,44-46) ,然而這些經驗都無法幫助以利亞渡過危機。如同現今的景況,我們也不能單靠以往的經歷來渡過疫情或政治危機。
 黃教授再三強調,縱使不明白神的旨意,當我們面對抉擇時,仍要在逆境中作出正確的回應,堅持信仰。正如以利亞逃走是因為出於懼怕(王上19: 4-9),甚至後來向神一心求死(王上19:9-14),當面對問題時,神關心的是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軟弱,而不是嘗試為問題找出原因或藉口,以至墮入受害者的心態,放棄信仰和生命,即使神沒有向我們說話,甚至做了錯誤的選擇,我們仍可按照聖經的原則而行,過敬虔的生活。
 後來先知以利亞回轉,神透過風、地震、火來顯示自己的威嚴,並對他發出微小的聲音,再次帶領他前面的事奉。因著以利亞的回轉,神親自教導他應對這次危機的方法(王上19:15-18),吩咐他去膏立哈薛作亞蘭王及耶戶作以色列王,並訓練先知以利沙作其接班人(王上19:19-21),結果耶戶處置了亞哈王和耶洗別,並且耶戶的後人也解決了亞蘭王與以色列的敵對關係。黃教授鼓勵與會者能像以利亞一樣,謙卑自己立刻回應神,全心全意訓練如以利沙的門徒,成就神的心意。
 黃教授總結時說,不以事奉的果效決定成敗,重要的是能不能作鹽作光,活出生命的見證。講座最後播放校園事工分享短片,並設線上答問時間與講者互動。
 黃天相教授是英國倫敦大學英皇學院神學碩士、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學學院文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哲學博士,現任伯特利神學院聖經研究教授,致力研究舊約,並著有多本舊約研經作品。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03月15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