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堂也建人 士林長老教會教育館獻堂 願成守護社區心靈殿堂 (2021年03月10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這棟教育館不僅是上帝給士林長老教會,也是給眾教會和社區的重要里程碑!」士林長老教會三月7日上午舉行設教128周年暨新教育館獻堂感恩禮拜,士林長老教會許承道牧師在會中表示,期望藉由這所教育館能服事這世代,成為「社區守護心靈」的殿堂。


在詩歌、敬拜和禱告聲中,許多牧者和弟兄姊妹,立委和市議員都到場,為這棟在艱困中完成的教育館向神獻上感恩。

七年建堂建人異象 「與聖經有約」

許承道牧師感恩地說,從2013年至2021年七年來,士林教會經歷了「建堂建人」的異象,透過弟兄姊妹「與聖經有約」,每天讀一章聖經和抄寫經句,而新教育館硬體建設在建築委員會全權負責下,教會運作能夠在各個事工部、團契和小組的推動下,繼續宣教、牧養、培育,信徒兄姊生命的建造,並且「…各方面向著基督長進,連於元首基督,靠著他(基督)全身都連接得緊湊,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和合本修訂版以弗所書四章15-16節)

許牧師表示,教會弟兄姊妹也將手抄本聖經奉獻給上帝。願上帝的話語成為我們生命中的光,願上帝的話語透過我們成為這世代的光,來回應上帝的愛。

獻堂感恩禮拜,由總會副議長徐信得牧師、台北中會總幹事蘇振財牧師、財團法人北部大會議長董事長林榮任牧師、士林長老教會許承道牧師、建堂委員會主委張主明長老、黃美芬牧師娘,以及三位90歲以上的長者代表剪綵。

許牧師感謝上帝恩典,自1893年馬偕牧師帶領學生到八芝蘭(今日士林)設立教會至今128年,「宣揚耶穌基督救恩、培育信徒身心靈命、落實相愛服侍社群、分享福音直到地極」,一直是基督教會的使命,是士林教會百年來歷代聖徒的委身侍奉。

295位會友一起參與手抄本聖經

他說,教育館要建造的時候,我們知道知道更重要的是,上帝的話語要成為教會的基礎,因此在2016年總共295位弟兄姊妹一起參與在手抄聖經的學習,過程中由教會所有女性長執以超過250個小時的時間,一個個邀請、對稿,到最後送印兩本,教育館一樓存放一本,一本保留,原稿放在五樓的資料館。早在2013年開始,教會推動「與舊約有約」、「與新約有約」,鼓勵弟兄姊妹每天讀一章經文」,並從一章中抄寫一節經句,所以弟兄姊妹抄經句已經抄習慣了,他自己也會將抄寫得心得和感動分享給長執。所以比獻上教育館更重要的是,奉獻一本手抄本聖經給上帝,願上帝的話語成為我們生命中的光,並透過我們成為這世代的光,來回應上帝的愛。

蘇振財牧師以「同心建造」為題證道,他談到耶穌基督所屬的教會和團體無論是硬體的建造或看不建的軟體建造,全都在上帝手中。他引用詩篇廿七篇1節談到這次新教育館的建造,經歷上帝奇妙帶領。

成為上帝建造「活石」同心完成上帝工作

他並引用彼得前書二章5節:「你們作為活石,要被建造成屬靈的殿,成為聖潔的祭司,藉着耶穌基督獻上蒙上帝悅納的屬靈祭物。」談到,我們作為「活石」,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可被移動的建材,但建造移動的主權完全在那位建造工程的大師父—上帝,唯有上帝知道哪裡可以放甚麼石頭,或這石頭要移往哪裡。所以每個人都很重要,都是上帝手中的材料,祂把我們放在哪裡就在哪裡,我們要順服上帝的旨意,被放在對的、重要的地方。所以不是我們想做麼或想建造甚麼。

其次,「活石」是要被破碎、修正和調整,才能被神使用。重點是,我們不是老闆,我們是被上帝所差遣的奴僕,在重要時刻被上帝使用,成為「活石」,一起同心建造完成上帝要我們完成的工作。這次建堂過程,透過特刊看到很多見證,感受到長執、團契和建堂委員,不論大小互相配合支援,在上帝安排剛好的位置上,同心建造完成這棟新的教育館,並透過我們看得見的教育館,讓我們一起獻上感恩的祭,也藉此來看見神的作為。

蘇牧師也提到,開放教會,最重要的是開放心靈,也是大家同心建造更大的空間,不分教會內或教會外的人,都能一起使用。

建堂「在艱難中站穩腳步」勇敢向前

建堂委員會主委張主明長老分享,建堂過程每次遇到困難,都在神面前尋求,神都一一回應,也帶領他們勇敢向前。他們集結成一本紀念冊「在艱難中站穩腳步」也是見證上帝對教會的愛,並對世人分享。

許牧師提到,在工程進行期間,對教會的主日敬拜、事工聚會、會議活動,確實影響很大。除了空間受到限制,只有禮拜堂及租用的辦公室,有時要運用牧師館及鄰近教會的兄姊住家客廳;另外,還要加強注意兄姊出入動線之安全。但是,四年多來,各項主日崇拜、團契和小組聚會、節慶宣教活動,參與的信徒兄姊並沒有因為建堂而流失減少。

在新教育館奉獻感恩的時刻,祈願「這後來的殿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哈該書二章9節) 也盼望士林長老教會在領受上主的榮耀與平安的時刻,能夠成為「守護社區心靈」的福音殿堂。

「教育館興建」異象 與禮拜堂配搭運用

士林長老教會多項事工的需要,原來的空間早已不敷使用。教會需要更大、更能滿足「信徒靈性塑造、社區生命教育、社群生活關懷」的容器,來承擔這時代的使命。

但因教會基地位處四米巷道內,曾經積極與鄰居討論都更事宜而無法成,一耽擱已十多年。經過建築委員多次會議、多方徵詢,領受「教育館興建」異象,保留禮拜堂。配合現今禮拜堂提供敬拜、慶典等多功能,可以在三年後呈現「雙塔配搭」的空間連線、靈活運用。

新教育館地下二層,地上七層,包括:高親近性的多功能大廳,辦公區,大、中、小教室約十間,會議室、親子教室,牧師(傳道)館,法定停車位兼置物大空間(B2),兼具聯誼用之副堂(B1)。總樓地板面積約606坪,需要經費共1億3679萬元。

與士林長老教會締結為夥伴教會的高雄茂林長老教會武小鳳牧師和代表19間教會的魯凱中會總幹事盧天武牧師,也代表中會所有教會致贈原住民禮物獻上祝福。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80451#ixzz6ofUsVuQJ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03月10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