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任總統如何面對宗教自由受關注 (2021年01月28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川普政府於2020年6月發布行政命令,宣布「宗教自由」將成為美國外交政策最重要的議題。然而當時全美都在關注非裔美國人喬治·佛洛伊德( George Floyd)之死,因而獲得極少的注意。

 該項聲明符合川普政府對世界宗教自由的態度,經常促使各國針對宗教自由展開更多的合作與對話,同時也提高彼此的責任感。
 於1月20日上任的總統拜登也開始組織新的政府,這對於美國的國際宗教自由政策有何影響? SAT-7美國台總裁羅傑斯(Rex Rogers)表示,「我感謝川普政府對於推動國際宗教自由的支持,希望拜登政府能持續支持這項第一修正案所主張的自由,也是聯合國所說的基本人權。」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United State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USCIRF)某些委員認為身為天主教徒的拜登,將持續該立場,同時在其他方面進行多項的政策變更。在宗教自由政策方面,政府團隊即刻要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中國對維吾爾族穆斯林的處置。
 USCIRF乃依據1998年的國際宗教自由法案而於該年成立,其年度報告中會列出有關宗教自由最令人擔心的國家名單,某些國家的宗教自由情況便因此而獲得改善,近幾年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蘇丹。
 大部份國家都立法保障某種程度的宗教自由,羅傑斯表示,「但有很多國家不像美國,仍不允許人民依自己的喜好而變更宗教信仰。」
 羅傑斯表示,全世界的基督徒正遭遇到前所未見的逼迫,往往只因為與他人分享信仰。「我希望所有人在任何地方都能享有宗教自由,我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基督徒才能有機會表達和活出信仰,用美好的見證與四周不同信仰的人分享福音。」
●為拜登政府能持續支持此法案禱告。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01月28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