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學10年,17歲才讀國中 美國教育碩士、教牧博士林凱沁:解決「這個」,人生漂亮再出發! (2020年12月21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今日報

林凱沁老師是家中老么,從小就在父母的吵架聲中長大,7歲時因為擔心母親被家暴而拒絕上學,因為她覺得自己需要在家裡保護媽媽。8歲時,父親因手術失敗去世,但她仍然不肯上學。




林凱沁說,「『拒學』是非理性的舉動,因為小孩子還不知道如何說清楚自己所感受的,也不知道要如何承接自己內在的衝突。」雖然母親會用腳踏車把她載到學校,但當母親一轉身回家,她也跟在後頭回到家。



不上學的日子,她就在家裡附近晃,到處看戲(野台戲、歌仔戲、布袋戲...)。但奇怪的是,在這樣混亂的環境中成長,她心中卻有一股渴望想要了解宇宙、了解生存的意義。林凱沁說,這或許就是上帝創造人的奧妙!稍微大一點,她就到書店看漫畫,從圖畫看到字,常出現的字她就記起來,回去問房東的孫子,開始了自學「認字」。



找不到生命的答案,一度試圖自殺

林凱沁就這樣不停地看書,從「沒水準」的書看到勵志書,15、16歲就在讀存在主義、哲學書籍,雖然看不懂但對她有說不出的吸引力,她想要尋找生命的定位、尋找「我是誰?」的答案。那時每天必讀的就是「黃曆」,因為她希望透過算命,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的命算得好一點。



那段時間她對許多哲學性的問題、思考性的問題,對自我存在的追尋到了頂點,她厭棄自己、也找不到自己,不停在問「我是誰?我活著為了什麼?」生命的課題不停衝擊著她,一度決定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依照輪迴表的等級,她下輩子的階級也很低,才打消了自殺念頭。

一則廣告領她認識神

有一次她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廣告:「我找到了,你也可以找到!」電視上也有播這個廣告,但卻沒說找到什麼?她好奇打電話去問:「你們找到了什麼?」對方回答:「找到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目標!」她當場愣在那裡:「這不是我之前才問過神明的問題嗎?」也因此雖然得知對方是基督教而直覺想掛電話,但卻因為那句「找到生命的意義」深深吸引著她,而答應對方到家裡探訪,並因此走進教會。



第一次進教會就被牧師的講道吸引。牧師說,人是從上帝創造的,人的位子是上帝的兒女;上帝愛我們,祂為我們設計的人生絕非偶然,我們所經歷的都是上帝愛我們、要鍛鍊我們成為「所以然」的。百分百命中林凱沁腦中一直在轉的疑惑。她開始每週日早上8點到教會查經,她想好好把耶穌基督的道理弄清楚。



立志「一手聖經,一手心理諮商專業」幫助人

信主後,她對生命的觀點完全改變,決定要將自己奉獻給上帝,也不再「拒學」,混亂的生命恢復正常。上教會的同時,她也重回校園讀初中。她深知當年輕人沒有得到生命的歸屬感及對生命的正確認識,那種痛苦及無望,因此立下「為耶穌讀書」、將來「一手拿聖經,一手用心理諮商專業」來幫助人的心願。



透過讀聖經、聽道,林凱沁很自然地被神引導,她開始欣賞、感受、原諒母親,也開始欣賞自己、喜歡自己、看得起自己,並更多地充實自己。在上帝的帶領下,她經歷與神、與人、與自己「和好」。

人生再次漂亮出發!

「17歲的我本來是很自卑的,但自從在神裡面找到『我是誰?』之後,那種自尊感,不是勢力、學歷、能力所能帶來的,那種自尊感是知道自己獨一無二、上帝愛你如同眼中的瞳仁,把你的名字寫在手掌心上。」



林凱沁老師說,跟生命和好、跟神和好,人就不會有心理疾病。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自己迷了路,卻沒有家可回」,認同的困難使得自己活著無趣、無望、無助,甚至有罪惡感。但如果我們回到自己的心理歷程去做整理、處理,最後就會看到「我是誰」、「我活在當下該如何」,生命逐漸活出意義,每一個不同的人生階段,都可以再次漂亮出發!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0年12月21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