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危機 教會籲再思經濟公義 (2020年05月18日)
【蔡敏秀編譯】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WCC)、世界信義宗聯盟(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LWF)、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WCRC)、世界傳道會(The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CWM)等四個普世組織聯合於4月17日及4月24日分別舉辦兩場線上會議,約有25人參與討論武漢肺炎疫情造成的全面衝擊,以及疫情危機中可能帶來的轉機,包括使人們重新思考甚至重新塑造一個以人類健康福祉為首的經濟、金融型態。
「我們必須記得保障人們的生活和基本需求。」LWF總幹事馬丁‧楊格(Martin Junge)認為,經濟模式應以人優先而非利益,疫情使我們重新思考信仰和道德、重新審視不平等與貧窮,以及確保人人都能獲得充足且公平的健康照護公共政策。
WCC副總幹事伊莎貝‧阿帕歐‧菲莉(Isabel Apawo Phiri)認為,「在疫情嚴峻的時刻,我們更能清楚看到財富分配不均、性別不平等及世代間的經濟差距。」她認為,對疫情的因應方式可能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包括我們吃的食物、消費行為、生產模式以及我們如何分配物資等,都有可能讓人們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四個普世組織共同資助的計畫「新國際金融與經濟架構」(New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Architecture,NIFEA),成立宗旨在於尋找替代的金融模式,由非主流族群引導,以社會、經濟、政治弱勢者出發。兩場「疫情期間的生命經濟」會議也是NIFEA的計畫之一。
WCRC總幹事克里斯‧佛谷森(Chris Ferguson)強調,全球現況促使他們實踐NIFEA的核心宗旨,他認為必須針對債務和稅收提出問題,並對現狀做出改善。
CWM總幹事科林‧柯旺(Collin I. Cowan)認為疫情的型態和規模可能使我們被蒙蔽,但在聖經中就有關於全球性的災難,然而自我中心的民族主義、無視窮人、排外情緒等,都將使我們無法應付相同規模的災難。
與會者也提到導致這場災難的歷史政治因素,以及公共政策、社會系統等面向上短期和長期的轉型必要,以避免更多不幸發生。兩場會議的內容也會做為未來對重要金融經濟組織例如國際貨幣組織、世界銀行等倡議的基礎。(資料來源:WCC)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