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金融股市 以靜制動站穩投資腳步 (2020年04月06日)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近全球股市起伏劇烈,美國股票指數一天可以跌掉10%,金融股市動盪不安,讓很多人擔心害怕睡不著覺。專攻個人金融理財的台灣冠冕真道理財協會成員姜健國老師提醒說,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是危機也是轉機,千萬不要因為市場波動的壞消息,任意改變既定的理財投資計劃,造成難以彌補的重傷害。
政治大學商學院兼任助理教授姜健國老師,原本攻讀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博士,後來轉攻財務金融,曾任美國美林公司財務顧問助理副總裁。面對疫情的衝擊,姜老師最近於3月14日南港浸信會,以「新世代理財的挑戰與機會」為題,與弟兄姊妹分享面對疫情的壞消息,應該從中找尋上帝隱藏在其中的奧秘,把握投資理財的機會。姜老師從工科轉入金融界,已先後遇上3次金融經濟風暴,第1次是網路泡沫危機,第2次是2008年金融危機,第3次就是新冠肺炎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危機。
關鍵時刻做出錯誤決定會留下傷痕
「投資者在關鍵時刻做出任何決定,最壞可能會留下重大傷痕。」姜老師說,從他以前經濟危機的經歷發現,很多人受不了壞消息的衝擊,誤以為再不行動擔心血本無歸,其實這是危險警訊,恐怕會造成難以彌補的重傷害。畢竟經濟存在景氣循環現象,每8年或10年股市就會來一次熊市,但像2008年金融海嘯及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規模,是比較少見的。姜老師比較擔心的是,很多民眾因著擔心害怕,反倒誤判情勢,做出造成重傷害的錯誤決定。
只是在疫情的狂風暴雨衝擊當中,弟兄姊妹下一步該怎麼走呢?姜老師說,針對疫情所帶來的經濟風暴衝擊,他做了3件事,安撫親朋好友及輔導理財的對象,不要心浮氣躁,改變既有的理財規劃。首先他更新家中財務報表跟現金報表,把內容拿給太太看,分析我們家的固定收入與現金存款,請她不要為目前的狀況擔心,同時也請她,為了生活品質不要看股市新聞,也不要問投資帳戶內的金額;第2件事,他把上個月底的財務報表,寄給住養老院的一位家人,標出長期公債擁有的比率及銀行現金存款數字,並附上最近公債價值飆升的圖片,提醒她最近不要看股票新聞,也不要追問投資帳戶的金額;第3件事,因他參與輔導教會牧者實現財務自由的事工,他發信給參與事工的牧者們,強調這個事工會成功的原則,在於堅持既定的計劃,不要因為市場的波動而有所改變。而且提醒牧者們,在他執行資產配置中,人人均配置高比率的長期政府公債,並附上近3個月股票下跌與公債上揚互動的圖表,感謝大家與他共度難關。
金融的奧秘藏在時間裡面
各行各業都藏有神創造的奧秘在其中,金融的奧秘就藏在時間裡面,姜老師說,如同數學「指數函數」(Exponential function),以人的平均壽命可以活到8、90歲,甚至100歲,定時定額的投資,時間拉長,前10年或許差異不大,但等到了第二個10年,甚至拉長到40年、50年以上,持續長期投資報酬率就十分驚人,人人都可以成為富翁。
2008年金融海嘯比起這次疫情衝擊還慘烈,金融業是經濟的血脈,但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遭重擊的航空業、旅行業、餐飲業可能得結束營業,卻也有醫療、Amazon、Walmart等電商通路業績異軍突起,這次疫情經濟衝擊,金融業沒問題,只是服務業受傷,訂單延遲,等疫情過後,訂單會再補回來。況且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全球大流行之前,全球股市還有一波漲很多的牛市。
公司股票真正的價值在於它將來的獲利能力,今天股票有人賣沒人買,不代表它真正的價值。姜老師觀察「台灣50」指數,其實股市沒跌那麼慘,平心而論只是把去年(2019)賺得吐出來而己,當我們處在2011年金融榮景中,早已遺忘2008年金融海嘯的慘烈,只是擔心原本站在金字塔前半端的10幾%的人,擔心退休時錢變少,改變既有的理財策略,就可能會掉到後半端。
「不管環境怎麼樣變化,仍按既定理財計劃繼續往前走!」姜老師分析說,最近公債飆漲40%,主要是股市震盪激烈,投資人沒信心,開始搶購公債保值。他投資策略是長期投資且定時定額,理財組合會設定30-40%的公債投資比例,買賣股票原則是「只買不賣」,在股市低檔時進場,反倒可以買到很多便宜貨,股數也特別多。金融股市受到疫情升溫震盪劇烈,與其整天盯著市場行情,壞消息滿天飛,徒增心情緊張,內心不平安,不如不要看。「以靜制動」,聽船長的,不要任意跳船,在災難之前做的計劃千萬不要變,按照慣性繼續往前走。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