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牧養工作坊》凝聚各地青年領袖 成資源共享平台 (2020年03月24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作伴來團契新生活!」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TKC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主辦的「全國青少年牧養工作坊」於3月19-21日在台北萬華城鄉夢想舉辦,會中來自北中南東的長老教會青年牧者、院牧及輔導,一同集思廣益,在團契中激盪出牧養策略、心得及見證。


 20日,由林熙皓牧師(花蓮大專學生中心主任)以「青年牧養困境對話」帶領與會者,透過小組對話的方式,幫助各地青年領袖討論目前青年牧養的問題。林牧師表示,雖然各地都有處境化的差別,但可以透過連結教會、人力,達到資源均分,進而實踐信仰。雖然家庭、教會及社會等影響了青年牧養,但教會仍要看重青年的需要、真實的陪伴,以信心的眼光看見青年未來10、20、30年,甚至更遠的福音價值。

 「透過活動,凝聚各地青年領袖有對話平台,在牧養上有資源共享與團契支持!」主責該活動的總會青年、大專事工委員會李信仁牧師說,工作坊中邀請作家林立青分享,身為萬華在地人,如何從這塊土地上的人去了解社會需要,並以「團契心聲活」與自身青年牧養的困境出發,透過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帶出實質的策略及福音行動。李牧師表示,他們以街友為主體在萬華進行了社區導覽,這連帶轉變了商家、居民、青年志工及經濟弱勢者,重建了一個友善互助的合作關係。

 為何會從這麼深入的議題來談牧養,李牧師指出,長老教會2020-2021年的主題為「釘根本地實踐愛.結連普世行公義」,透過愛與受苦成為盼望的記號。過去長老教會就是從土地、宣教及社會發展來實踐基督耶穌整全的愛。因此,讓青年領袖從牧養、帶領青少年、青年上,發覺認同土地時,牧養就有了使命感;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的眼界被打開,當信仰不再只有「我們自己」、「事工」時,而是關心土地、關懷鄰舍,當與神、與人連結時,那福音的責任也就傳承了給下一代。

 除此之外,也能帶領與會者「反省信仰」的生命對話,他以夢想城鄉該協會及場地為例來說,他們就是透過真實地陪伴、對土地的關愛(例推動歷史文化、領人參訪)、認識在地人並改善弱勢居民及商店需要,透過祝福這地的眼光,來吸引年輕人釘根土地,並且帶出年輕、活力及創意,那麼注入新生命的地方,會因為一家一家的改善帶出一區一區的成長,進而是城市、國家的轉化。

 長老教會的青年牧養,也面臨到可能是少子化、或時代牧養的差異,青年及青少年人數越來越少。他說,對他們來說,不是一位講員、或一個方法來去適合百間教會,而是如何透過對話,為你的城市、所在的民族性(例原住民、新助民及移工)、文化性帶來更新的牧養方式。因此,在工作坊結束後,會組成新的青年團契策略小組,為今年的青年牧養事工展開具體作法,並在未來的時日彼此緊密的連結、回報及調整。

 而長老教會的青年牧養工作坊是在對話中找到方法,並落實信仰價值,他說,這也是長老教會的特色之一,稱為「處境化神學」。以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互動性,他舉例萬華就是其中一個,神明、廟宇雖然很多,但這地仍在持續發展。這地若必須要處境化,是需要以動態的思維去想未來特性,不單只有看現況,而是看整個生命的發展與軸線。而若是聚焦青年處境化,他們關心的議題是什麼?喜歡的手遊、Youtuber是什麼?未來想做的又是什麼?從處境與文化中看見福音契機,透過因著教會、基督徒的參與,社會、社區的文化開始有了福音化,而不再只是承受過去傳統信仰、文化生活等。

 全國青少年牧養工作坊一連三天分別邀請林立青作家(《做工的人》作者與工地主任)分享貧窮人的台北、認識萬華切入福音契機;林熙皓牧師(花蓮大專學生中心主任)以對話來談青年牧養困境;徐敏雄主任(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發起人)以「社區導覽、逃避自由、社區設計」來談團契新生活,以及王榮義牧師(總會教育中心主任)以「OST開放空間討論與行動方案」來看見青年型態、以思考整合溝通探討策略、實踐具體行動,帶出關係真實地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0年03月24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