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戴紹曾博士紀念講座》宣教第四波社會關懷比重回升 協動者成為植堂助力 (2019年11月26日)
已進入第四階段的普世宣教,伴隨著更多職場人士參與社會服務與各式短期宣教,而這些幫助教會的協動者(Facilitator)增多,激勵教會重拾大使命,社會關懷的工作比重持續回升。 湯姆.史蒂芬博士(Tom A. Steffen)於11月25日說,未來社會關懷是否會再度成為拯救靈魂的重點,值得持續觀察。何有義牧師回應說,台灣教會雖仍處在宣教初步階段,但近10年教會也有一倍的增長,未來拓荒者(Pioneer)與協動者應攜手共同努力完成宣教使命。
中華福音神學院主辦的2019戴紹曾博士紀念講座,邀請Steffen 博士以「21世紀宣教面面觀:後現代宣教講題與工人角色」講座,25日下午講論「教會拓植與增長」、「教會倍增:協動者的角色」主題,他分析宣教士有4種類型:拓荒者-進入沒有教會的地方建立教會,使徒保羅就是典範;創立者(Founder)-自己開拓,然後牧養;復興者(Renewal)-目前最困難的一種,把沉睡的教會復興起來;協動者-激勵現有教會會友共同拓展福音。過去很多牧師都是拓荒型,近年來發現許多神學生扮演協動型的宣教士,這樣的角色比較像去鼓勵教會重新抓住異象的啦啦隊。
在教會歷史中宣教典範的轉移,昔日殖民主義興盛時期,西方宣教士自認是優秀的族類,生活文化水平較進步,落後國家需要先進國家的幫助,所以無論是教會建築、崇拜儀式及音樂形式,都應依循西方模式,少有地方特色。但當地方教會成長到一定程度,就從原來的倚賴關係,發展到獨立的階段,因著全球化、在地化的必然趨勢,進展到彼此需要互相幫補的階段。
過去的佈道方法是「加法」,期待在沒有教會的地區拓植教會,把得救的人數加在已有的群體上。現在的佈道方法應該是「乘法」,策略性尋找區域中心,建立教會長大成熟,發揮影響力產生倍增的效果。譬如使徒保羅說「主的道傳遍了那一帶」,並不是說每個城市都有教會,而是他在公路上主要的城市建立教會,然後教會就發揮影響力往東往西去擴展。
西方觀點的宣教四階段
大使命有三種層次的福音傳遞,一是同文化的耶路撒冷,二是近文化的猶大及撒瑪利亞,三是跨文化的地極。使徒保羅服事的25年當中,花了15年在重要的地理中心建立教會,所服事的人是以同文化為主,他每到一處先找會堂,向猶太人傳福音,這值得我們好好思考跟借鏡。
彼得‧魏格納博士(C. Peter Wagner)曾提及全世界最有效的佈道策略就是植堂,就西方觀點,宣教可分為4個階段:一、三大洋五大洲的沿海區域,猶如五口通商搶佔重要灘頭,許多人回應海外宣教呼召,遠渡重洋到中國東南沿海,都是長期準備的拓荒型宣教士。就如威廉克理不只翻譯聖經,還建立圖書館、研究植物學、靈命關懷及從事社會工作。二、突破宣教藩籬:從中國內地會戴德生開始,他主張拯救靈魂是最重要的優先工作,宣教不需要有正式學位,也鼓勵婦女及單身女性積極參與宣教。三、未得群體是宣教目標:曾在印度宣教的馬蓋文,在富勒學院擔任講師時,就不斷傳遞向未得群體宣教的理念。四、更多平信徒參與短宣:隨著越來越多職場人士的投入,平信徒屬靈生命的更新,其實跟社會關懷的事奉一樣重要。典型代表是馬鞍峰教會的華理克牧師,他所寫的《標竿人生》銷售量超越所有宣教書籍的總和,只靠版稅收入就可以安度餘生,但他透過教會系統動員各行各業的人參與宣教,幾乎已達成所有預期的目標。期許華人也能開創華人教會的宣教時代,與神共同創造歷史。
最後何有義牧師回應說,華人宣教仍屬起步階段,2000年福音運動引發教會界的反思,產生了兩年一次的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就資料顯示,2005年到2017年,教會間數從3,181成長到4,409間,基督徒比率從3.46 %成長到6.9%,加上1%的天主教徒,台灣約有8%的信徒,未來拓荒者與協動者仍應持續攜手努力共同完成宣教使命。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