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東台灣病人 中台灣醫療先驅 專題報導 (2019年09月03日)

新聞提供: 教會公報

 

專題報導/林婉婷 相片提供/門諾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

基督教門諾醫院創辦人薄柔纜(Roland Peter Brown)於今年8月17日在美國安息主懷,享壽93歲;薄柔纜在台從事醫療宣教事工40年,不少見證傳為美談。本期專題以「醫療宣教」為主題,介紹薄柔纜、蘭大衛與蘭大弼等人在台奉獻的故事與精神。

薄柔纜,1926年出生於中國河北省,是美國門諾會宣教師薄清潔(Henry Brown)醫師第5個孩子。薄柔纜成長的時代,中國內憂外患不斷,未滿1歲的他與母親薄瑪利亞(Maria Brown)、2位姊姊告別父親,暫時返美,後赴韓國平壤就學,又再轉回中國天津。但戰事越演越烈,1941年,15歲的薄柔纜獨自回到美國,而薄清潔夫婦遭日軍送入集中營,直至1949年被釋放才重返美國;自1909年至1949年,薄清潔夫婦先後於中國服務約40年。

雖然母親期許薄柔纜成為牧者,但薄柔纜自覺不善言辭,大學轉往科學專業,後又轉往心理學研究,並在服役期間接觸許多精神疾患者。某次早禱,他經驗上帝呼召並想到父母宣教的精神,萌生投入醫療宣教的心志。薄柔纜遂進入醫學院,畢業後受徵召入伍,並被指派非軍事任務,來到台灣山地協助醫療工作。1954年,薄柔纜與妻子薄素菲(Sophie Schmidt),在美國門諾總會支持下,渡海抵台、來到花蓮。直至1994年退休返美,薄柔纜為台服務時間恰好也是40年。

美國很近 花蓮很遠

1948年,美國門諾會海外救濟總會在台灣成立「山地巡迴醫療工作隊」,在東台灣為貧困者提供醫療服務。薄柔纜在各方奉獻協助下,於1955年創立基督教門諾醫院,並出任首任院長,開創「巡迴醫療」事工。礙於當時道路與交通工具限制,醫療團隊要背負各類器材與物資、翻山越嶺方能抵達目的地,就算後期把軍用傳動車改為巡迴醫療車,道路仍不便利,但這般不畏艱辛的精神也正是薄柔纜與其團隊受敬重之處。

薄柔纜生活簡樸,巡迴醫療時與當地居民同吃住,平日以偉士牌摩托車代步,生活費是美國教會供給,子女教育費是貸款,直到退休前2年才換了一輛平價國產汽車,但自始至終未曾拿取醫院薪水。

台美基金會於1991年頒發「社會服務及社會科學成就獎」予薄柔纜,稱門諾醫院除了巡迴醫療,其一般科住院醫師訓練制度也是全台首例,為台灣基礎醫療教育奠定基礎,亦有助於台灣家庭醫學發展。當時薄柔纜赴美國洛杉磯受獎,發表極有名的「美國很近,花蓮很遠」感言:「我為台灣奉獻了這一生,我盼望台灣人,尤其是台灣的醫生,也能像我一樣,為自己的同胞,尤其是弱小無助的、需要人照顧的花蓮百姓服務。很可惜!台灣的醫生好像覺得到花蓮很遠,到美國比較近,沒有人要去花蓮,倒是很多人跑美國來。」這番發言感動了許多人,包括後來接任院長的黃勝雄醫師。該年同時獲得社會服務獎的還有彰化基督教醫院前院長蘭大弼醫師,而蘭大弼也曾擔任過門諾董事。

各界對薄柔纜的懷念

曾經擔任薄柔纜秘書11年的郭芳惠提到,薄柔纜外表看起來嚴謹,內心卻相當細膩;對待員工如同家人,客氣又貼心。薄柔纜總是會在4月最後一個禮拜三「國際秘書節」時,在她桌上貼紙條,提醒同仁「今天是屬於秘書的節日,請大家不要打擾」,雖然只是個小舉動,卻讓人感到溫暖。郭芳惠說,自1998年起,她與先生每年都去美國探望薄柔纜,雖然對薄柔纜病逝消息仍感到突然與不捨,但薄柔纜的精神將典範長存。

「從沒看過這麼無私且不愛錢的人。」與薄柔纜共事17年的現任骨科主任蔡慶豐醫師表示,薄柔纜不僅是醫界泰斗,更是一位無私奉獻、令人敬重的前輩,幾乎可說完美無缺點,「守時、守信、守紀律」更是他待人處事不變的原則,從他身上不只學到醫術,那份無私奉獻的精神更是無價珍寶。

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所屬機構總執行長趙福厚談到,薄柔纜毫無保留的奉獻給這片土地。門諾醫院及所屬機構全體同仁將為薄柔纜家人禱告並感謝他為花蓮的奉獻與付出,繼續秉持「為主服務」的信念,為病痛與弱勢個案提供無微不至的醫療照護。薄柔纜花蓮追思禮拜時間定於9月5日上午8點在門諾醫院恩慈樓三樓薄柔纜禮拜堂舉行。

人物筆記:愛人如己的心腸

薄柔纜管理醫院且身兼醫師,十分忙碌,卻不曾因此疏忽對患者的照顧與關懷。早期台灣對輸血的觀念較保守,遇到有需要時,薄柔纜會率先挽起衣袖、捐出熱血;也因為他的示範,有較多台灣人願意捐血。曾經有位婦女罹患乳癌而入院治療,擔心孩子無人照顧,薄柔纜與薄素菲夫婦便將婦人的女兒接回家代為看顧。

薄素菲協助薄柔纜醫療宣教事工外,也協助開設基督教門諾會美崙教會幼稚園和花蓮未婚媽媽之家,甚至後來返美研讀特殊教育並辦理黎明啟智中心,照顧社會上有需要的群體;夫婦倆也收養韓戰孤兒。

退休返美後,薄柔纜夫婦仍關心門諾醫院的發展。他們四處拜訪友人,盼能替門諾醫院募款。黃勝雄在《回台灣買靈魂:門諾醫院.黃勝雄醫師回憶錄》中提到,當時慈濟基金會正好在花蓮設立醫院,備有超過300張病床,以當時花蓮人口30多萬而言已算足夠,就某方面而言,門諾醫院可以「退休」。但有不少人告訴薄柔纜「門諾醫院是他們生命和健康的守護者」,不可輕易關閉,薄柔纜才會希望能盡心盡力協助門諾醫院設備更新,繼續服務地方。

人物筆記:來自上帝的珍貴氣息

薄柔纜兩個哥哥分別於2歲因肺炎、4歲因百日咳夭折,仍在襁褓的薄柔纜隨母親薄瑪利亞、姊姊返回美國,於旅程中連日高燒,抵達舊金山後被診斷為罹患肺炎,當時醫生說「孩子不可能活到明天」。當晚,薄瑪利亞抱著薄柔纜徹夜禱告,經數日休養,他奇蹟般存活下來,長大成人後並為主遠赴台灣,進行醫療宣教。

薄柔纜發現,花蓮最常見的疾病是肺結核、瘧疾、砂眼、呼吸道感染、腹瀉、腸道寄生蟲病等。由於肺結核非常容易傳染,為了有效救治肺病患者,他曾於1956年至1960年期間返美,研究胸腔外科。並另外在秀林鄉山腳下設立肺病療養院,讓患者安心休養。為顧及病患尊嚴,他與患者接觸時從不戴口罩。薄柔纜執行首例肺部手術,是1967年為一位中年病患動刀。

當時的醫療團隊需要互相配合的默契,將既有設備與資源最大發揮,雖然手術過程嚴肅而緊張,但也有些插曲。有次移植手術,護士一時找不到肋骨,最後在水桶裡找到,原來是手術中常用潮濕海綿包覆肋骨,但海綿卻被護士不小心丟了。當時薄柔纜開玩笑說了句:「我們需要取下妳的一根肋骨。」讓該名護士嚇壞了。

好書分享:微聲盼望──薄柔纜醫師現身花蓮偏鄉醫療四十年

作者│薄柔纜(Roland Peter Brown)
譯者│賴佑哲
出版│天下文化│2014年9月

現在就上 基督徒靈糧點數中心 兌換 僅存的一本 《微聲盼望──薄柔纜醫師獻身花蓮偏鄉醫療四十年》吧!!

本書分成6部曲,依序介紹薄柔纜的出生、成長、學習、來台服務、赴美進修與退休返美等生命歷程,見證他生於戰亂,面臨各樣抉擇後,赴異鄉醫療宣教40年的大我精神。

讀者能從薄柔纜自述與他人論述中,體驗愛與信仰的力量。例如書中記載,薄柔纜兩位哥哥因病早逝,他誕生時,地方教友都非常高興,敲鑼打鼓、大設筵席,連地方官都來恭賀,小小薄柔纜最終收到30雙保平安用的「虎頭鞋」,還有與薄素菲約會的甜蜜、與岳父相處的趣事,初到台灣適應文化與建立人際關係的過程,克難醫療環境與資源中如何設法救治病患的挑戰,遭遇醫療糾紛或藥物失竊等問題時尋求智慧的禱告,醫院更新與交接的盡心盡力等。

書中也收錄薄柔纜針對籌建醫院、偏鄉醫療、台灣文化、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自我反省與議題研究。另有許多珍貴影像,包含早期巡迴醫療的黑白照片,到近代退休、受獎的彩色照,更有薄柔纜與其家庭成員、醫療團隊成員的合照和個人照等。


蘭大衛、連瑪玉、蘭大弼宣教事蹟
南門媽祖宮 西門蘭醫生

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 III)出生於蘇格蘭克爾瑪諾克鎮的牧者世家。1895年12月中旬,年僅25歲的他與牧師梅監務(Campbell Naismith Moody)、廉得烈(Andrew Bonar Nielson)等一同抵達台灣。他與牧師巴克禮同住,並開始學習台語,期間因為水土不服,感染瘧疾、痢疾,經休養後康復,後與梅監務赴彰化考察,預備承接醫師盧嘉敏(Cavin Russell)的醫療宣教事工。

1896年11月底,蘭大衛設立彰化醫館。他經常騎腳踏車、親自到聚落間看診,或是與甘蔗一起乘搭五分車到外地服務。當時火車班次不多,為了讓蘭大衛能趕上車,站長會命令火車等醫師。由於他看診免費,吸引相當多人就醫,例如1903年5月至7月期間、在大社地區就醫治3000多人。後來為了減輕負擔,蘭大衛開始執行兩項政策:第一是收取10分錢藥費,欲免費者要提前「掛號」並聆聽福音信息;第二是培育助手。

當時約有90位助手,可見地方醫療需求之大,助手白天時間協助蘭大衛,晚上則聽蘭大衛講授醫護課程,當時沒有人體骨骼標本,是用猴子骨骼做示範。縱使資源不夠充足,助手仍要經歷4年學習、半年實習才能獲得證書,且學習領域也不馬虎,包含藥物、外科解剖、婦產、細菌、病理等學問。

1936年,來台服務近41年的蘭大衛將退休返國。在送別會上,他感嘆道:「我在台灣40年,因為我的醫術學問不足,雖然救治了許多病人,可是死亡的人也很多,讓我很慚愧。」一句話道出這些尋求幫助的患者,每一位都是蘭大衛心中「最重要的人」。他的妙手仁心讓人們尊敬,故有「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之說,當他要離開彰化時,有上千人到火車站送行。他與連瑪玉回到英國倫敦定居,並將居住公寓命名為「Formosa」(福爾摩沙),記念這段與上帝和台灣人同工的醫療宣教歲月。

最佳支援者 書寫記路台灣風土

蘭大衛的妻子連瑪玉(Marjorie Landsborough),1884年出生於英國諾福克郡。青少年時期受曾到非洲宣教的老師影響,而決心投入國外宣教。1907年,她進入愛丁堡女宣教師學院,接受2年神學教育;畢業後、同年10月,25歲的連瑪玉受派到台灣,並於1910年抵達台南,學習台語並任職台南女學(今長榮中學),教授英文和音樂,也是台灣史上首位風琴老師,個性幽默又喜愛運動的她很受學生歡迎。

1911年她在宣教師會議上認識蘭大衛,經過書信往來,1912年答應蘭大衛求婚。婚後,連瑪玉學習並協助醫療宣教事工,為窮苦人找尋救助資源,並傳授打毛線和編織等才藝,宣教方面則教患者們學習白話字和聖詩。此外,更於彰化教會擔任主日學老師、帶領聖歌隊與兼任司琴、翻譯詩歌,還常與信徒們探訪出院患者,四處佈道。1936年,蘭大衛與連瑪玉退休返回英國,1984年,連瑪玉安息主懷,高齡101歲。

連瑪玉除了投入教育與醫療宣教事工,也熱衷於寫作。她的著作包含《美麗島之旅》《福爾摩沙的故事》《福爾摩沙的故事續集》《蘭醫師》《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的回憶錄》等書,以宣教師眼光記錄當時的台灣,其中較特別的是她筆下常見婦女的故事,因此也能幫助後人一窺早期台灣以男性為主的社會裡女性的處境。

英國台灣人 繼承父親志業

蘭大衛醫師長子蘭大弼(David Landsborough IV),1914年出生於彰化,自小與台灣小孩一起長大。蘭大弼的妻子高仁愛(Jean Murray Landsborough)也是醫師。高仁愛曾在自傳中提及,她的父親是醫師,阿姨杜雪雲(Sabine Elizabeth MacKintosh)曾任台南長榮女學校的教育宣教師,因此對台灣產生興趣。當高仁愛決定踏上醫療宣教之路,母親建議她寫信請教蘭大弼,兩人因此相識,並於1947年結婚。兩人曾赴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惠世醫院服務,但因共產黨解放軍進入,而於1951年離開。

1952年,蘭大弼受邀擔任彰化基督教醫院顧問與醫療宣教師,兩人來到台灣,高仁愛重新學習與適應台語;1954年,蘭大弼擔任第9屆彰基院長,並著手執行彰基分期改建計畫,直至1966年完成。他也設立護理學校培育人才,引進外國儀器並獨立設置婦產科,成立「公共衛生部」和「社會服務部」等部門,推動公共衛生與急難救助事工。

蘭大弼在台服務近28年後退休。1991年,蘭大弼榮獲台美基金會頒發「社會服務及社會科學成就獎」,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頒獎典禮致詞中,蘭大弼以古典優雅的台語表示:「我是出生在彰化的英籍台灣人。」該年同時獲獎者還有基督教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

人物筆記:膾炙人口的「切膚之愛」

「切膚之愛」是台灣醫療史上膾炙人口、感動人心的真實故事。1928年,13歲少年周金耀因跌倒受傷,家人用偏方治療無效,使傷口惡化,經人指點求助蘭大衛。然而傷口面積過大、也沒有癒合趨勢,已面臨截肢命運。蘭大衛經過再三考量,他們決定由連瑪玉捐出皮膚,移植到周金耀的患處。當時取下4片皮膚,每片約1吋寬、3吋長,可惜手術失敗,之後改用周金耀的皮膚移植,才順利康復。周金耀後來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者,他曾說:「雖然蘭醫生媽的皮膚沒有黏在我的身上,但它永遠黏在我的心上。」

據連瑪玉的紀錄,住院期間,周金耀認真學習白話字並閱讀福音教材,也和蘭大弼用台語暢談學校生活。出院後,他時常回醫館幫忙,由於聰明有禮,醫館的人都很喜歡他。連瑪玉在書中稱周金耀為Gold(金子),「當我們回顧過去3年的種種,然後看見這個少年有深刻的信仰,又極渴望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上帝,我們確信他象徵耶穌冠冕上一小片貴重的金子,有一天當祂來的時候,會用他來打造珠寶。」

人物筆記:行醫與歌唱的腳蹤

根據連瑪玉著作《美麗島之旅》,蘭大衛一家曾在埔里遇見親切的平埔族人,「因為紅髮外國人以前曾拜訪過他們,所以他們不會好奇地圍著我們。」又再前往烏牛欄教會(今愛蘭教會),蘭大衛為當地平埔族人看病、開處方箋,讓族人去鄰近的藥鋪取藥。

主日禮拜時,族人們全進入教會,這種秩序與寧靜讓連瑪玉很讚賞,「或許福爾摩沙沒有任何地方像這兒,如此貫徹全體守安息日的精神。」禮拜中吟唱平埔族古謠改編的聖詩,無需伴奏就能唱得和諧且動人,當蘭大衛要離開時,族人更齊聚吟唱聖詩、含淚送別。

在《福爾摩沙的故事》中,連瑪玉記錄了從漢人口中聽聞的吳鳳故事,從中可以窺見當時漢族與原住民族的矛盾。連瑪玉反思原住民族宣教的重要,也引用數據談論當時原住民族人口與教育情形,並期待讀到這些故事的英國人能成為傳福音的使者,「我們看到男女孩開朗熱誠的表現,深受感動。他們玫瑰紅的臉頰、健壯的身體、聰慧閃亮的眼睛,全都大大吸引我們,寄望他們能夠認識耶穌基督。但是福爾摩沙的山地部落從未聽過耶穌的名,他們尚在等候英格蘭的男孩女孩長大,前來告訴他們:耶穌為他們而死。」

好書分享:蘭醫生媽的老台灣故事──風土、民情、初代信徒

作者│連瑪玉(Marjorie Learner)
譯者│鄭慧姃
出版│前衛│2017年9月

本書文字內容輕鬆幽默、真摯感人,對台灣早年人文與自然描寫具體生動,是連瑪玉特別為英格蘭主日學兒童和青少年讀者們所撰寫的故事集,希望能幫助他們認識遠方的台灣,和台灣人接受基督信仰後的轉變,進一步激勵他們未來也能接受國外宣教的呼召。

「美麗島之旅」呈現台灣早期不同的交通工具、旅行方式、自然風光和族群特色;「福爾摩沙的故事」記錄初代信徒的生命故事,有人是染上鴉片菸癮的寡婦、有人是大戶人家的富太太,有人經歷喪子之痛、有人被趕出家門,因著基督信仰而成長,找到安身立命之處。「福爾摩沙的故事續集」則深入談人文自然特點,例如常用做建材的竹子、隨處可見的螞蟻、嫁娶文化與儀式,同時仍收錄初代信徒故事,比如聾人孩子進入台南盲聾學校接受教育、混江湖的流氓信主並成為傳道師、彰化醫館的兒童病患學習打毛線和建立友誼等。除了在文字間想像台灣過去的風光,本書亦收入許多珍貴影像,包含人物、建築、交通工具、生活片段等。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9年09月10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