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靠上帝思辯真理 以色列艱難中求創新 (2019年09月03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國度復興報 ◎文/記者魏麒原

「以色列注重辯論的教育氛圍,帶來科技創新的動力。」台灣以色列投資合作中心創辦人林榮恩弟兄說,在這個網路、手機發達的時代,知識很容易取得,不用再去背誦知識,而應學習以色列以辯論追求真理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不僅精益求精的科學創新精神,而且更懷抱修補世界的使命感,善盡世界公民的責任。

林榮恩弟兄是位創投家,曾待過IBM及美林證券等企業,夫妻攜手創辦以色列「頤恩萬國教育中心」(EONCenter),促進以色列跟台灣兩國教育交流。他於7月6日應邀到新北市新莊區豐年國小禮堂,以「猶太人的智慧與教育」為題,分享以色列獨特教育方式,提供學校老師及家長在108課綱上路後的參考,猶太夫婦YinonBenHod還在會中現身說法。

以色列教育智慧來自聖經

以色列土地面積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二,且65%是沙漠,人口800萬人,然而如此彈丸之地,卻能夠在滅國2千年後,於1948年復國,復國後面對虎視眈眈敵視的阿拉伯人,以色列人通過一次次考驗,且克服惡劣環境,孕育出數十位諾貝爾獎得主,還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科技創新大國。為保衛國家,以色列全民皆兵,自行研發軍事武器、鐵穹反飛彈防禦系統,成為第4大軍事強國。科技創新不只在軍事方面,也深化在民間生活,雨量稀少的以色列,全靠海水淡化供水,水資源百分之百循環再利用,卻能藉由農業滴灌技術,生產的農產品不但自給自足,還能外銷到歐洲。

「猶太人智慧及創新根源全來自聖經。」林弟兄說,猶太人所相信的聖經集結神的話語,是智慧的來源,宇宙萬物來自上帝的創造,而不是演化論,人是上帝用泥土所創造。

猶太人尊重每個人的意見,每個人應該擁有自己的看法,並鼓勵辯論,YinonBenHod夫婦說,在以色列的課程上,老師提出諸如「你對美國911恐佈攻擊事件看法」的問題,然後學生分組討論,學生把討論的結果寫在黑板上,老師再根據學生的看法,補充意見。老師鼓勵學生辯論,了解彼此不同的想法,取得意見的共通性。「過程比結果重要」,若是推理過程是好的,但得到不好的結果,老師仍會給高分,若是推理過程不好,即使得到好的結果,老師也不會給分。

正因為尊重每一個人的意見,以色列人年滿18歲,男女都要服役,雖是全世界前四大軍事強國,但以色列軍事教育卻不強調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林弟兄說,因為以色列人認為上了戰場,每個人都是獨立作戰的個體,若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將軍下錯一個命令,可能全軍覆沒。

林弟兄分享一個故事說,有一次他帶台灣高中生團參訪以色列高中,台灣學生稱讚以色列軍隊在六日戰爭中擊敗阿拉伯軍隊,很厲害。然而以色列高中生卻一臉正色回應,「只要戰爭開打,所有人都是輸家」,他們不樂意看見戰爭發生。尤其猶太人認為每個人被上帝創造,都被賦予獨一無二的使命,工作賺錢都要跟「修補世界」的使命有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深埋在以色列學生的價值信念,也讓以色列學生擁有其他國家學生難以比擬的視野高度。

從錯誤中學習

「上帝給以色列最大的祝福,就是最大的困境。」林弟兄說,困境激發人的潛能,反而是飛黃騰達之後常犯錯,神的百姓應時時警醒。譬如所羅門王在飛黃騰達時,娶了一千個太太,受到妻子影響拜偶像得罪神,導致以色列分裂為南北兩邊;擅於投資理財的猶太人,認為未來掌握在上帝手中,人類只是財富的管家,賺錢要靠自己本業勤奮工作才會賺到錢,投資只是做風險管理,不可能一夕致富。

對於小孩做錯事的管教,猶太人會讓小孩勇敢承認自己做的錯事,這樣一輩子都會記得犯錯的後果,「從錯誤中學習」。YinonBenHod夫婦說,面對頑皮犯錯的孩子,猶太父母不會打罵處罰,而是派給孩子去完成一項任務。職場上同樣也反映同一信念,美國矽谷及以色列新創公司蓬勃發展,但創業成功率不到5%,也就是100間公司有95間要失敗,即便如此,猶太人仍熱衷投入創新研發。

林弟兄說,猶太人根深柢固的觀念是「成功跟失敗是好朋友」,當你失敗越多徽章越多,離成功也越近,失敗99次後,下一次就可能會成功,沒成功就繼續奮鬥,若你不曾失敗過,則離成功還很遠。因此,他建議台灣家長應讓孩子學習承受失敗,不管是玩撲克牌、打籃球及打棒球等遊戲都好,培養孩子在遊戲或運動中,承受失敗挫折的容忍力,不要從小到大從沒失敗過。

以色列Yinon Ben Hod夫婦與林榮恩弟兄(右),說明以色列的教育。魏麒原攝
以色列教育講座現場。。魏麒原攝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9年09月05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