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光衛斯理週講座》活潑的真理落實在講道 (2019年04月25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國度復興報 訊

四月23-25日由高雄聖光神學院舉辦一年一度的「衛斯理週講座」,今年主題訂定「衛斯理神學與華人教會」。邀請北京大使命神學院的楊天道博士教導,23日首場為衛斯理神學與華人教會的教義學建設。

楊博士以輕鬆的對話方式,引導聽眾瞭解教義、傳統的重要,進而分析衛斯理神學的特殊貢獻。

楊博士的專長是「系統神學之神論」,他表示,衛斯理是被人過分低估的神學家。由於衛斯理重視傳統,重視傳承,而今天的教會卻忽視傳統,找不到自己的根。當教會忽視傳統,就沒有座標,沒有座標的教會,只是忙忙碌碌的過著教會生活,就無法成長出信仰的生命。

楊博士主張教會必須重新重視傳統,並在教義學上重新建立起來。以衛斯理來說,他就非常看重尼西亞會議前的教父和四世紀聖徒的著作,他認為唯有恢復起初基督教的面貌,才能學習成為真正的基督徒,這是衛斯理的看見,也是神對他的呼召。

衛斯理終其一生認同英國公理會─英國國教會,並且傳承它。現今異端充斥,網路及媒體也大部份被異端影響,所以教會應當通過正統的教義來分別異端。

楊博士引神學家林貝克(GeorgeA.Lindbeck)的著作《教義的本質》,他認為教義是信仰共同體的語言,類似語法的規則。我們不需要架空教義,或宣傳教義,教義本身只是一項媒介,是一個重要的工具。因此當基督徒展開信仰對話的時候,必須要將朗朗上口的專有名詞,例如:世人、神愛世人、救恩、信心、悔改、聖潔…等,再做進一步的解釋和省思。

楊博士贊同神學家麥葛福的看法,應該對神學詞彙用當代的中文進一步的解釋與述說,用心思考這些詞彙的真正意義。也就是在運用語彙之前,要對這些神學詞彙更為嚴肅的看待,才能將道講得深入與生動。

衛斯理是位神學家,也是位牧者、佈道家,楊博士認為衛斯理最可貴的地方,是將教義神學先消化,成為他的血液,再輸入給教會。此外,他不斷的與當代對話,在懷疑中有突破,在護教的爭戰中逐漸將他的神學成型。

最後,楊博士提問,今日的教會中如何普及教義?答案就是要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來傳講教義。衛斯理十分重視講道,參考衛斯理的講章,發現他的講道集裡有扎實的神學基礎,能成為會友的教義和生活的標準。弟兄姊妹聽完之後,不是走出教會就忘了,而是不斷的反覆學習與思想,如此才能成為生活的標準。因此真正的講道,該重視教義,成為服事的工具,這也就是講台的功能、作用與使命。


圖,主辦單位提供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9年04月29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