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知識分子傳福音 林鴻信聯手淡江教會打造「智庫」 讓基督信仰與社會對話 (2018年09月12日)
如何讓信仰與社會產生溝通?更向知識分子傳福音?即將有路可走。
宗教改革者加爾文在日內瓦推動宗教改革時,便是從信仰、知識、思想來打造教會與社會的基礎,而這三者正是加爾文把日內瓦打造成宗教改革中心的秘訣,如此將信仰連同知識、思想的整合更展現了教會的頭腦。
這句話或許充滿奧秘,但可曾想過,知識就是力量,當知識思想超越基督信仰時,會發生什麼事?國父孫中山先生曾對《三民主義》中的「主義」定義為:「大凡人類對於一件事,研究當中的道理,最先發生思想,思想貫通後,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社會的改變由此而生。因此,信仰必然需要創造「溝通」,與知識進行對話,否則當知識超越信仰時,基督信仰的價值將無法彰顯。
有鑑於此,台灣神學院研究學院教授林鴻信,同時也是台灣第一位撰寫《系統神學》的神學家,他2011年曾與家人走訪瑞士聖加倫(St. Gallen),當他看到當地8世紀時建造的修道院與圖書館後,不僅美輪美奐的巴洛克式建築令他深感驚訝,其圖書館、修道院與教堂相連,形成龐大、類似三合院的建築,原來教堂代表的信仰,需要由圖書館代表的知識來支撐,而修道院在中世紀扮演的角色就是思想研究。
「我看到信仰、知識、思想三合一的建築。」林鴻信說,這使他想起當時將福音傳入當地的宣教士,如何將三股力量扎根在地,才因而有了圖書館、修道院與教堂相連的建築,此概念如同任何一個生物體都需擁有大腦,而眾教會的大腦就是「智庫」。
倘若眾教會的「智庫」用於21世紀,將會如何?教會的大腦若能開始思考基督信仰的價值觀與現實處境問題,並展開對話,社會將不再一樣。
由於過去曾在台灣神學院進修的淡江教會主任牧師莊育銘,在學生時代信主時,深切感受到教會應向知識分子傳福音的重要性,但教會常常苦於找不到合適的語言,與知識份子對話分享福音的大能,他們便在「教學相長」的環境下,得知彼此都有傳福音給知識份子的異象。
2012年他便開始與幾位中華福音神學院和台灣神學院的教授,在台灣各地舉辦一整年度的「iFORUM論壇」,期待以十多場不同神學主題的講座,為教會界思想動能進行熱身。直到近年來,他帶領教會開始預備建堂時,他更將智庫的異象放進建堂計畫中,期待眾教會能藉此發揮大腦功能。
再加上,莊育銘牧師近年為幫助會友建立每日讀經靈修的好習慣,去年便開始與國際讀經會台灣總會所發行的《每日研經釋義》靈修手冊合作,每天為會友拍攝10至15分鐘的解經視頻,將更多的聖經原文、神學觀點、歷史背景帶入,到目前為止,每天都有兩三千人在淡江教會的YouTube頻道上同步讀經靈修,瀏覽人次至今已突破一百萬人。
因此,「基督教研究智庫」在9月初成立,由林鴻信擔任創辦人,發起會員包含華神的周學信教授、浸神的譚國才教授,以及多位中生代的神學院老師,教會牧者方面亦有十多位跨宗派的牧長共同參與,未來也將透過淡江教會的YouTube頻道播放各類神學影片,成為服務全球華人教會的聖經和神學頻道,並將於9月29日下午於台北市浸信會懷恩堂舉行智庫啟動的公開記者會。基督教研究智庫也將於2020年秋天淡江教會新堂完工後,成立辦公室運作。
待2020年秋天淡江教會新堂完工後,基督教研究智庫將於其內設立辦公室運作,未來將有五大任務:1. 奠基於紮實的學術研究2. 推動社會教育而教育社會3. 開發神學教育資源、普及信徒神學教育、推廣大學的基督教相關課程4. 建立人力、資源、場地、服事、活動資訊的連結5. 舉辦理念推廣活動如研討會、訓練會、讀書會等,竭力追求實現信仰、知識、思想三合一的異象。
台灣神學院林鴻信教授(左)近來創立「基督教研究智庫」,並與淡江教會主任牧師莊育銘(右)攜手實踐傳福音給知識分子的異象。(照片提供/淡江教會)
2012年莊育銘與多位神學教授共同在一年內,開辦不同神學主題的講座,期待眾教會能藉此發揮思想動能。(照片提供/淡江教會)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