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慢飛天使媽媽,曾讓她崩潰想不開 卻因「天使」認識天父,從孩子的媽到小組的媽 (2018年05月07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今日報

 

2018/05/07  記者 / 戴詩雅 高雄市報導

8年前,她的寶貝女兒誕生來到世上。由於先天性基因轉位不平衡、認知和肢體發展遲緩並癲癇症狀,也是眾人口中的「慢飛天使」,需花上比一般母親更多心力照顧。

她以淚洗面、夜夜難入眠,婚姻在破碎邊緣,也閃過輕生念頭。神卻收藏她的淚水,慢飛天使真的成了她的「天使」,在生命盡頭遇見主,她恍然明白自己不孤單,並開始學習如何作一位母親。

這是一位喜樂、勇敢,在主裡重生的媽媽:洪鈺婷。

「孩子是我們在信仰上的祝福!」掛著溫暖的笑容,她這麼說。

沒聽過她的故事、單看外表,實在很難將現在與過去的她連在一起。眼裡沒有一絲哀嘆,深刻感受信仰在她生命裡的動工。

面對孩子的身體狀況,洪鈺婷就像掉入萬丈深淵,看不見一點希望。她甚至已與先生談好要離婚,但因著耶穌的幫助,她的婚姻不但沒有破碎、還生下第二個女兒。

經歷無數個難以入眠的晚上,有一夜,她想起教會姐妹寫給她的一張禱告詞。洪鈺婷還沒有打開看、也還沒信主,「當時也沒有多想,就想說唸唸看…沒想到那天晚上,我沒有再一直哭,我也睡著了。」從神來的平靜,隨著每句禱告詞進入她的心。

這個經歷撼動洪鈺婷,從那天開始,她常拿起禱告詞跟著唸,漸漸開始去教會。「這件事對我幫助很大!」她也決定受洗,從神來的幫助進入她的生命和心靈,教會也在實際生活上給她前進的力量。

洪鈺婷明白基督信仰的愛,也開始委身於教會服事──從一個破碎的慢飛兒母親,成為教會的小組長,作更多姊妹、媽媽們的母親。

生命改變並非一瞬間的更新,需要點滴蛻變、學習。洪鈺婷在信仰中最大的學習,是從神的眼光和心意中,明白如何正確愛孩子。台灣傳統家庭裡,家人「期待子女變好」的方式往往是透過打罵。但她卻在信仰中學到:「神使人的話語帶有能力」,面對孩子犯錯,要以真理鼓勵、愛的陪伴作回應。

教會裡,每位小組員都是洪鈺婷的「孩子」;婚姻中,她也調整自己、用正確的方式與先生相處。

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約書亞記 1:9

這段經文陪洪鈺婷走過辛苦年日,說著說著,眼淚仍忍不住掉落,如今的淚水卻不再代表悲傷,而是很多的感謝。

她說,自己要成為「服事媽媽」的榜樣,服事家庭以外,更要服事神。孩子還小、時間不便配合…等等都是挑戰,「我希望我能成為一個榜樣。孩子是祝福,不是使信仰無法前進的牽絆。」

願神紀念洪鈺婷的擺上,在母親和小組長的職分上繼續帶領她,有更多從神來的智慧。祝福她的家庭,在主裡常有喜樂平安。

福氣教會青年牧區小組長洪鈺婷,因孩子認識基督,重獲喜樂、自由的新生命。 (攝影/記者戴詩雅)
洪鈺婷如今成為小組長,陪伴著小組中的媽媽們,一同面對生命的挑戰、一同分享生活的喜樂。 (攝影/記者戴詩雅)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8年05月07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