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財政預算案 葉漢浩:未實質回應土地房屋問題 (2018年03月05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整理:麥世賢 / 2018年3月2日

【時代論壇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佈財政預算案,估計財政盈餘約一千三百八十億,並稱會動用四成盈餘與市民共享,包括退稅等方案,卻未有派錢。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助理教授葉漢浩接受三月一日的D100《恩典時刻・時代論壇》電話訪問時分析,大眾關注於政府如何派糖或派給誰,其實是焦點錯誤的,他認為應審視政府應做而沒有做的措施,也要問有些甚麼問題是政府一直要處理而未解決的,財政預算案就是要去針對這些問題。

另外,問到今次財政預算案能否消解市民的怨氣,葉漢浩認為預算案並未有正視貧窮人面對的問題,他提到今日香港貧富懸殊其中一個源頭是壟斷,包括土地、房屋、醫療等的壟斷,但預算案並未有實質回應。他指出,資本主義社會應有滴漏效應,但壟斷令此效應閉塞了,就算做大了餅,窮人也分不到。他亦批評政府不應該擁有那麼多盈餘,更不應成為其中一個壟斷的製造者。

在信仰方面,葉漢浩指出,信徒的盼望,並不是來自人的政策,而是來自相信上帝,並且基督徒在自己崗位中有使命,能對我們的鄰舍有所影響。

對特殊兒需要未有長遠規劃

關注特殊教育權益家長大聯盟主席李伯英亦在同日的節目中接受電話訪問時回應預算案,他相信政府聽到特殊教育群體的需要,但其回應並未有長遠的規劃,仍是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向,並未有系統地去處理。對於政府買多一些私位、提供多些住宿床位,他認為是好事,是「有好過冇」,但是否能縮短等候入住的人士的輪候時間,則未可知,相信那只是有限度的幫助;他亦對未有增加相關人手而感到失望。

另一方面,李伯英指預算案未有涉及特殊需要人士(如智障人士)的持續教育方面,他解釋,對於特殊需要群體,持續教育是認知方面的訓練,並非完成新高中就算,由於他們不知何時會開竅,若有持續教育的機會給他們,他們可能會突然有大進步,這是他們的基本的教育權利,可惜預算案並未提及。

說到信仰群體的角色,李伯英指NGO的服務有一定作用,但欠缺政府整全的領導,即使大家各自努力去做,也不夠全面。至於教會,則較少有提供相關服務或經驗,大部份教會也未準備好接待這些特殊需要群體。李伯英早前成立特殊需要群體福音事工,正是希望協助教會去接待這些群體。相關事宜可透過家長大聯盟Facebook聯絡李伯英。

http://www.facebook.com/Gapsen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8年03月05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