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聖經翻譯 看見宣教史 台語聖經翻譯 看見宣教史對閩南人宣教源於麻六甲 紅皮聖經是新舊教合一譯本 (2017年10月23日)
【林家鴻台中報導】
起源於台北的「神學禮拜日」,10月15日於台中中會東榮教會舉行中部第一場活動,台灣聖經公會新標點和合本聖經研讀本撰述委員蔡銘偉牧師從普世宣教的脈絡談「台語聖經翻譯史」,提醒信徒不要輕看祖先留下的聖經,要傳承下去。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今日使用的台語羅馬字聖經採用廈門方言,蔡銘偉說,根據王育德的研究,台語和廈門語在19世紀時差異很小,200個常用詞語中僅有兩個不同,如台語的溪「khoe」,廈門語稱作河「hô」;「什麼人?」台語說「siáⁿ-lâng」,廈門語說「chī-chūi」。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台語和廈門語的差異才愈來愈大。但牧師偕叡廉1930年代曾在《台灣教會公報》寫道,台語當時已經不用「chī-chūi」了。現在台灣大概只剩長老教會的人在用。
蔡銘偉表示,回顧台語聖經發展史得回溯到第一位至中國宣教的馬禮遜。1807年馬禮遜抵達澳門後,由於無法自由出入中國,宣教受阻,1818年轉往福建移民居多的南洋麻六甲,創辦英華書院,並引進印刷機印製宣教文宣。1837年,倫敦宣道會麥都思編著《福建方言字典》,是第一本羅馬字閩南語字典,他創用的羅馬字聲調符號沿用迄今,並應用在客語、潮州話上。
1968年天主教出版台語四福音書之後,為了將內容擴及整本新約聖經,便邀請精通台語的四位長老教會學者參與翻譯,1972年完成俗稱「紅皮聖經」的台語新約聖經。蔡銘偉說,今天買「紅皮聖經」的人多是為了緬懷該版本聖經曾在戒嚴時期被沒收,但其實它在宣教史的意義上更重要,是新舊教合一的譯本,這是大家往往忽略的。
蔡銘偉牧師(攝影╱林家鴻)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