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高齡化社會 關懷長者的靈性生活 (2017年10月02日)
史懷哲宣道會於9月26日下午在比珥信心教會,舉辦「從靈性關懷看身心健康」兩岸靈性對話講座,參與講座的韓布新教授認為,人際關係是靈性重要的一環,「研究證明,高齡老人晚年的心理健康狀況跟家庭配偶、親子關係的相關度非常高!」
台北醫學大學癌症中心副院長邱仲峰致詞,感謝台灣神學院錢玉芬教授安排,才得以促成兩岸靈性系列交流講座。而中國北京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任韓布新教授,從本身專精的心理與心理健康引言,他說:「追求意義能帶來幸福嗎?」並羅列中國名人季羨林、啟功、周有光等教授之生活哲學,引導大家去思考「靈性關懷的畢生發展」相關議題。
「張中行教授把婚姻分四類:可意(可遇不可求)、可過、可忍、不可忍。」韓布新教授認為人際關係是靈性重要的一環,「研究證明,高齡老人晚年的心理健康狀況跟家庭配偶、親子關係的相關度非常高!」
「吵架和靈性有甚麼關係?有些百歲夫妻從不跟另一半生氣吵架,脾氣好,心胸開闊,結婚多年的生命當中沒有聽過福音、沒有耶穌,但他們為什麼還能恩愛如初?」韓教授鼓勵基督徒可以從這個問題當中思考,尋找傳福音的切入點,才能在靈性關懷上做有效的溝通,並建議夫妻每年拍一張「牽手照」,因為手拉手(牽手)可看出一個人的靈性狀態。」
銀髮浪潮來襲,致力研究畢生發展理論於靈性健康的韓教授沉痛地指出,現代社會充滿了「老人虐待老人、坑老」的現象,「有很多老人不被當人看」,並提醒靈性關懷助人的基督徒們,當拋下定罪別人的優越感,才能幫助人敞開心靈、尋求生命內藏的意義與目的。
師大心輔系陳秉華教授亦提到,台灣2018年即將進入高齡化社會,生命晚期的靈性生活愈顯重要與活躍,呼籲每位基督徒都應該關懷身邊的人,讓我們的信仰與靈性幫助長輩能有「面對疾病與死亡」的力量。
弟兄姊妹參與靈性對話講座。李瑞娟攝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