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痛,故我行」新書發佈會 雙性人細細老師:神創造世界是多元的 (2017年09月22日)
【時代論壇訊】
胡露茜、細細老師和王惠芬三位基督徒多年來積極為香港的弱勢、小眾發聲,爭取社會公義,她們分別將其心路歷程結集成書。早前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性別公義事工舉行「我痛,故我行」新書發佈會,邀請她們親身剖白其平權之路的心跡。胡露茜提醒讀者要認清潛藏於社會和教會的腐權文化,勇於站出來爭取女性自主;細細老師希望讀者明白神所創造的世界是多元的;王惠芬則呼籲反思誰人是我們的鄰舍,希望社會大眾多關心同樣棲身於香港的少數族裔。
胡露茜:聖靈的刺醒
香港基督徒學會前總幹事、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創辦人之一的胡露茜笑言自己是「教會的一根刺」,稱是次自傳的書名(《我是教會的一根刺》)很能夠代表自己,除了能夠反映其為人及性格外,亦是在這三十年以來所走過的道路使她這樣去描寫自己。她指過去的三十年是一趟靈性的旅程,當中包括覺醒、抗爭和懺悔三大部份。
胡露茜分享了當年她念崇基神學院時一件使她有所覺醒的往事:「八八年,我於崇基神學院念神學時,與同學一起研究女性主義神學。當年我們一起向基督教協進會的期刊投稿,主題為女性釋經,當時我撰寫文章〈來吧,讓我們重投母神的懷抱〉。其後,編輯委會員其中的一位牧者指我的文章是『走火入魔』,當時的我頓時被刺醒了!」事情發生後,她才察覺到原來在教會當中推行婦女運動,會被教會的領袖排斥;在神學的領域上,提問一些與女性權益有關的議題和新的神學知識,會令當權者有所不安,甚至被他們視為滋事份子。「那次的經歷是一次聖靈的刺醒,使我發現了一個新生的自己,明白要勇於團結女性的力量,去打破女性被社會既定要順服於男性的形象,跳出既有的框框,敢於做自己,得著從上主而來的自我價值肯定。」胡露茜籲讀者不要視爭取女性自主為將來的概念;相反,她提醒各位讀者要認清潛藏於社會和教會的腐權文化,醒覺社會權威對女性的制肘,要勇敢地站出來為自己爭取權益,學習在當下實踐女性主義神學的精神。
細細老師:雙性人不是一種病
雙性人基督徒細細老師自言先天的生理結構與她人不同,導致其思維模式亦相當獨特。然而,這些不同被教會、社會、家庭視之為問題,故此,多年來,她不斷遭受糾正,從小開始便接受過數十次手術。細細坦言從小在醫院長大,深知生命無常,亦確切地體驗生命的脆弱,「那些年頭,我在醫院看盡生死。無論你擁有多麼壯健的身體,一場車禍便能奪去你的性命;我亦曾在醫院的陽台目擊過一位夜更護士在醫院門外的馬路被車撞死。種種的經歷都使我感到人生是沒有把握,甚至是沒有生存的盼望。」
正因生命如此變幻不定,細細稱希望把自己生命當中的遭遇作一個文字的記錄,亦是出版今次自傳的原因,「我相信這是一本重要的文獻記錄,今次所出版的應該是華人世界當中首本雙性人的自傳,希望能夠以自己親身的經歷鼓勵其他的雙性人同樣有勇氣一起活下去。」
自傳的第一部份記錄了細細在被糾正的過程當中,如何自處、求生的故事。然而,細細提醒讀者不要只看重悲傷的部份,「我並非要去鋪陳自己的悲慘故事,藉此渲染悲哀是沒有意思的。」因此,在自傳的第二部份,細細講述了自己如何在求生當中去享受人生,活在當下,追尋生活的樂趣。「我希望書能夠建立彼此,從中分享自己如何突破困難的心得,不但希望能夠成為其他雙性人的榜樣,同時更希望能為各位現時身處困境的人提供一些正面的方向和策略。」
細細更希望此書能夠使社會大眾對雙性人有所改觀,亦同時能夠釐清一些既有的錯誤觀念,「多年來,社會各界誤以為雙性人是一種病,於是便替我進行了多次的手術,希望能夠『醫治』我,可惜事實並非如此。」她希望社會各界能夠認清事實,使雙性人能夠免受皮肉之苦。最後,細細盼望讀者在閱讀其自傳時能夠有所覺醒,「希望世界不需再懼怕雙性人,明白我們本身就存在,因為神所創造的世界是多元而豐富的。」
王惠芬:要多反思誰人是我們的鄰舍
前香港融樂會的創辦人及總幹事、資深社工王惠芬多年來與少數族裔同行,曾與不少基層的少數族裔年輕人一起爭取權益。她表示很多基本的權利看似是理所當然,但對於居住在香港的少數族裔而言,卻並非唾手可得,均要透過遊行示威等的抗爭手段向政府爭取。「我希望能夠在是次的自傳當中好好記錄這段爭取權益的歷史,不能抹殺了這些年輕的少數族裔所付出的努力。」
王惠芬指香港政府在回歸後的政策制定,過份向中央政府傾斜,使香港失去其國際性,「雖然港府聲稱香港的官方語言為中、英文,但事實上,在九七回歸後,公務員的入職要求較高的中文能力,所以幾乎沒有少數族裔獲聘請成為公務員。」她指使人無奈的情況在警察和懲教處等的紀律部隊當中最為明顯,「回歸前,懲教處僱用南亞裔職員甚至還比華人的多,但在回歸後卻完全沒有聘請少數族裔。」她向懲教處多次投訴,所得到的回覆更是讓她感到無奈,「懲教處解釋因為香港是個華人社會。但是,難道九七前,香港不是華人社會嗎?再者,香港從開埠以來,便是個擁有多元種族文化的社會,而非是個只有華人的社會。」
王惠芬慨歎香港人對少數族裔的認識較少,感覺陌生,笑指香港人與少數族裔像活在平行時空當中,港人甚少會主動關注少數族裔的需要。她以聖經的教導提醒在場的基督徒要關愛我們的鄰舍,「我們要多去反思誰人是我們的鄰舍,我們平日在教會和團契當中常會提到要記念身在世界各地的異鄉人,但我們卻遺忘了需要我們關懷的少數族裔近在咫尺。」她提醒基督徒不要只關心自己心靈上的需要,亦要有社會面向的關懷,記念社會上其他不幸的人,同時要多思考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可為他者提供怎樣的援助。
進入生命當中去看對錯
在新書分享會的問答環節當中,有與會者問到三位講者在為弱勢爭取權益的道路上,有否曾感到疲累,胡露茜表示自己在感到疲累的時候會選擇退省,給自己思考的空間,從中尋回自己真實的力量。她指不論個人或現時的社運群體,都應該有讓自身退省的時間去重新思考,再按現時的社會狀況去部署新的出路。
同場亦有與會者問及面對現時社會上各種具爭議性的議題,平信徒應該如何去分對錯、如何自處。細細笑言基於自己先天生理上的不同,自己從來不明白世界的框架,彷彿是個外星人去學習地球的文化,「在我的立場而言,世間的事物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沒有所謂在教會框架下的對錯、華人社會下的對錯。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我們要做回自己,要進入生命當中去看對錯。」她補充在神的眼中是看重生命,而非看重對錯,籲與會者不要過份執著於分辨世間所理解的對錯。
王惠芬補充普遍於教會和華人社會只有用「一把尺」去量度對錯,但有許多事情不能只以一個準則去衡量對錯,希望未來社會能夠多用「幾把尺」、多轉換不同的準則去看事物。細細亦提到「其實雙性人和性小眾與社會大眾之間擁有最多的相同,何必要執著於在那一小撮的不同中計較差別,製造痛苦。」王惠芬最後提醒與會者要保持批判性的思考,不要盲目信從權威,認為教會、牧者或掌權者所提出的見解便是真理。
是次新書發佈會在八月二十日於九龍佑寧堂舉行,約有二十人出席。
左起:胡露茜、細細老師、王惠芬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