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日迺教堂 淡水濟南長老教會變身福音親善大使 (2017年09月20日)
教堂古蹟是文化宣教資產
【記者楊育玫採訪報導】
紅白相間的磚瓦,彩色玻璃尖拱窗,以十字架收頭的尖聳屋頂,這裡,是擁有百年宣教歷史的淡水長老教會和濟南長老教會。九月的第三週週末(16、17日),為響應世界古蹟日,淡水長老教會及濟南長老教會古蹟教堂開放讓民眾參觀,融合文化和福音,讓教堂、教會與民眾零距離。
民眾與教堂沒有距離
淡水禮拜堂首建於1872年,後來分別於1915年及1933年兩次改建,現在的禮拜堂已有84年歷史,為馬偕博士的兒子,同時也是淡水教會長老的偕叡廉(George William Mackay)設計主持興建。「從週五開始三天的古蹟開放,民眾很驚訝平時作為教會聚會之用的美麗古蹟教堂:『怎麼會開放?』除了驚訝,也很高興和喜愛,教會所做免費發送給民眾的1000支扇子,也都全部發送。」淡水長老教會鄭浚豪牧師說。
淡水禮拜堂(圖╱鄭浚豪牧師提供) ,右圖為濟南禮拜堂(圖╱黃春生牧師提供)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