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會 在職場上當祭司帶人信主 (2017年06月27日)
「信徒皆祭司」,是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推動的。現今21世紀,我們如何從現今的行業,尤其是非牧職的行業中,向人傳福音?牧職神學院、MST墨爾本神學院在17日晚舉行「由屬靈操練到職場使命之『跨界路』」講座,並以「信徒運動:職場祭司」作為當晚主題。
會中,由牧職神學院院長冼日新牧師主講,並邀得蔡培偉律師與廉政公署基督徒團契前成員高迪龍先生,分別以團契介紹與見證分享來說明如何擔當職場祭司。
平信徒、神職人員二分法 反造成限制
如彼得前書2:9所言,我們既是「屬神的子民」,同時是「君尊的祭司」。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本是藉改革中,不斷更新我們的信仰。冼牧師指,改革運動五百年後,教會卻出現身份倒退的情況,即是重新出現平信徒、神職人員(祭司)這二分法聖族的觀念,以致造成限制。並指,聖經沒有說受神蒙召,非要經過平信徒、傳道人、宣教士這些步驟。
他分享,在駕車前往講座場地的中途,得出「身份非工作來決定」這想法。我們既是「君尊祭司」,不論職業是牧者,或是侍應、廚師,都有神聖之處、都能夠是祭司,向人傳福音。我們需重新認定祭司的定義,並在各行各業中找出願意事奉神的祭司。
在世界的職場,信徒既要修理看守地方,亦要完成神交託的使命。在職場召命上,冼牧師列出建立技能,發揮恩賜,模造品格,最終完成神所託的使命。以約瑟作例,他從小當牧羊人,之後當上管家、宰相,都有不同恩賜(夢見星宿下拜與為酒政、法老王解夢)、品格(實現人生夢想、以信心選擇敬畏神而受苦、不以宰相工作的成就,取代神子民的身份)。
從掙扎到重燃職場祭司的心志
高迪龍分享,在辭職後幾天,得知有另一位信主、卻患上重病的同事,情況不太好,他當下的第一個反應是,「今次我一定要馬上行動,不想再錯過!」
一些人認識高迪龍,在於上年中,在廉政公署爆出署理執行處首長李寶蘭,突然被取消署任安排及離職一事。具有近20年調查經驗的高迪龍,在事後亦請辭首席調查主任一職。他坦言離職的決定,其中一樣最捨不得的是,要離開同樣成立了現今接近廿年的廉政公署基督徒團契,因從他入職後不久,團契便一直與他同行近20年時間。
「你擔心星期天不能返教會嗎?不用擔心,一年50多個星期天,可能只有幾個星期天會有機會因行動需要而要工作,只會有幾次要家訪而已。」迪龍在1997年入職廉署,原因是對調查方面有興趣。但工作範疇與時間會否影響到去教會參與崇拜?入職前長官這樣回答他,讓其鬆一口氣。
同年年底,廉政公署基督徒團契成立。入職後既能做有興趣理想的工作,在工作場所亦有團契支持,他既高興,亦很感恩。
隨著時間過去日久,團契卻漸剩下年輕一代同事及文職的同事支撐與事奉著。回顧近廿年的參與事奉,在團契事奉令他一直印象深刻。他與同事們沒有神學根底,只憑事奉主的心,多年來嘗試努力舉辦了許多大小與性質不同的團契活動。
一直以來,除有邀請嘉賓出席分享的見證會,一般的週會出席人數,都很飄忽、不太理想;有試過週會查經時間,也只有兩、三名同事出席。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有一個疑問:大家已經十分忙碌,基督徒同事也有自己的教會生活,真的有需要在工作間成立團契嗎?他漸忘記了當初入職時知道有團契成立,他曾經感恩的心。
同時提到,他從一位退休同事得到一本美國信主的基督徒警察Jack Enter所寫的一本書《Challenging the Law Enforcement Organization: Proactive Leadership Strategies》,書中有很多關於執法者紀律部隊所面對工作信仰上的獨特掙扎,因而有所共鳴:例如因為工作見到很多人的表裡不一,影響到他對他人言行的信任;下班後面對工作以外家人的事,很難提起勁,生活樂趣從而減少。甚至單單一顆關懷的心,卻因工作的拉扯而顯得有心無力。
「不知道是我太忙而忘了?還是無心裝載?多年前我曾經將要送給患病同事的心意卡放在一旁。我很後悔,因這位同事不久便過世。」這張心意卡最後沒交到那位基督徒同事手上,他感到很遺憾、亦相當自責。
但當他去年辭職後幾日,再次得悉有另一位患重病的基督徒同事情況不太好,他即決定要好好的擔當「職場祭司」一職。知道對方想受洗的意願後,翌日,迪龍立刻向團契群組的同事求助、張羅,幾天後,得到一間教會的牧者及同工熱心協助,並在該同事屋企人配合下,幾天後團契的很多同事及親友同事們,都一起出席那位患病同事的洗浸禮。
三周後,預備那位同事的安息禮拜,他從院牧溝通得知,過世同事生雖未參加過這團契,但相當了解這團契,也對團契好像很有認識與歸屬感。這對他來說,就是上帝給他一個回應:
「你在職場場所的團契奮鬥掙扎了廿多年,好像不如人意,但這團契其實不在乎於有多少同事參與,多少人聚會,多少人信主。這團契的存在,就已經是屬於你的同事們(大家)。」這段話,像是神在回答他的問題,祂也在這團契裡默默看顧著,默默作工。
「雖然他沒參加過這團契聚會,但他永遠屬於這團契,他永遠是這團契的一份子。」他轉述當時自己在安息禮拜所說的話。
回顧這團契,遇到不少困難與掙扎,但近廿年來,他與團契一路上的同行,這些經歷,肯定了他認為上帝一直與團契同行,盼望有更多牧者及資源,能支持在職信徒在工作間舉辦團契或小組,使同一行業中的信徒可互相守望及支持。
職場祭司的繼承
「至今我很感激一位同行的基督徒長輩,雖然他不是我師傅,他既在工作上支持我,也在法律知識、待人處事上的教導,令我獲益良多。」這位律師長輩,在廿多年前總會在他剛信主時,定期送他一本香港《突破》雜誌,繼而一同閱讀,分享當中心得。除了身教,亦帶他到基督徒律師團契。
他分享到工作上的點滴。關於法律,看似是以因事,或對事而進行官司、訴訟。實際上,很多時候卻是出於人與人之間的恩怨,既有夫妻之間的財物分配,亦有兄弟間的糾紛,為的卻只是一口氣。遇到這些非理性的個案,該怎麼辦?
「代禱!為客戶祈禱,或是為這個案祈禱。」身邊的基督徒律師教導說。「當你也感到疑惑單靠祈禱是否可行時,你會看到近乎死結的案情見到轉機,或是客戶、對方原本固執提告的態度出現軟化,之後的發展漸漸地迎刃而解。」這是培偉在職場上多年遇到的經歷。
除了團契,亦有午間聚會,旨在讓行家在午間喘口氣吃午飯時間,也能夠有機會聽福音。當中有信主或未信的律師參與,所以以福音性研經、祈禱為主。後來有見當中以姊妹分享為主,便另設男士小組,分享大家工作與信仰上的掙扎。現時他們開始查聖經,從《創世記》到目前的《但以理書》。
另外又以師徒同行方式,帶領年輕的律師信主外,亦彼此互相分享。至今叫培偉高興的是,多年前加入小組並信主的弟兄,從小組裡追求信仰問題,到早前決定到加拿大進修神學。
「人生有兩個信仰上很重大的試驗場地,需花很多時間而很真實:一個是家庭;另一個是工作。」最後,培偉轉述那位基督徒長輩給大家的分享。他不諱言在工作上有心志在帶領同事信主的同時間,對方亦會留意你的一舉一動,在工作與信仰之間能否做到言行合一,是否真正做到「活出信仰」?培偉藉以下的經文,為大家作為職場祭司所面對的挑戰與經歷時的一個提醒:
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雅各書1章19-21節
(攝影 / 記者洪敬義)
高迪龍先生分享見證,回想當年參與廉政公署基督徒團契,以及在工作上的困難與掙扎,重新燃起職場祭司的心志。(攝影 / 記者洪敬義))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