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解放──醒覺與自處」 黃偉康:同運想佔道德高地 (2017年06月07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訊】

美國和大多數國家西方國家的性文化現況是怎樣呢?如何理解「同志運動不等於同性戀者」?基督教性倫理峰會2017主題是「性別自信.快樂童年」,邀請加州認可執業臨床心理學家黃偉康博士進行主題演講,首晚講題為「性解放──醒覺與自處」。

黃偉康表示性文化與性解放的理論有很多,他聽過有說法認為這趨勢是文明社會風氣而不用理會,但認為要知道,才能回應,無論在教會內外。黃偉康指出,在性取向研究中,關心性別自信是近年亞洲日益關注的議題,除了香港這兩天的會議,九月新加坡將舉行性別自信會議,今年內馬來西亞也將進行。「現今在美國男性亦能進入女廁,性混淆出現,讓兒童感到困惑,苦了下一代,」因此他認為建立兒童的性別自信更形重要。

黃偉康談到二○一五年六月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繞過民主程序,令同性婚姻合法化,而下一步是跨性別政治運動。「美國這樣文明的國家,竟然在爭廁所。想安心去廁所也這麼難。『廁所法案』在美國有了,(現在特朗普的總統特令有效,在公立學校獲豁免男性進入女廁)之後會否在台灣,甚至香港出現呢?」他提及峰會前一日(五月廿五日)台灣同樣繞過民主程序,令同性婚姻合法化,在台灣或香港發生並非天方夜譚。

黃偉康分析在美國同運高舉性取向自由的人,不一定是同性戀者,他談到同性運動推動者不少是精英,都很聰明,而是想佔據道德文化高地。自七十年代「嬉皮士」將美國民主文化超越聖經,通過擁有自己的身體,由釘耳洞、紋身、自由進行性行為,以至感覺為先,推動同性戀。 黃偉康向與會者展示一幅漫畫,多人站在一艘名為「道德高地號」的郵輪上,高舉「不小便、不和平」標語,爭取男性可入女?及其他平權要求,同時另一個標語寫著「婦孺優先」,將婦女及兒童都踢下海。

黃偉康質疑跨性別政治運動聲稱政治正確了,卻讓人反思是常識及邏輯不再;「男性入女性浴室,並說女性要學習看到男性性器官,怎麼可能?」在美國已出現自稱「無性別」的人,聲稱「我不會被我的性別身份限制」。

黃偉康看到於美國、澳洲有新聞剪報,失散多年的親人重逢後要結婚生兒育女,上述亂倫的情況,聲稱他們的這種感情是天生的,其他人應可憐他們而不應予阻止。黃偉康指出,所採用的合法化手法,完全與爭取同性戀合法化同出一轍。

黃偉康觀察到在美國,同志運動、雙性戀運動、跨性別運動、變性主義之後,另有下一個「自由的口號」是「愛是沒有年齡限制」,推行LGBTP的P是指Pedosexual,實際意思等於Pedophilia(戀童癖)。

黃偉康指出從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到今天的性革命,於當年黑人與白人的平權運動,口號是不分膚色(colour-blind)是對的,黃偉康指給現在平權運動的人騎劫了,說愛要不分年齡(age-blind),用來推動Pedosexual。

以服侍的心看同性戀者

在去年韓國同性戀大遊行,黃偉康發表十五分鐘短講,他說:「同性戀者是我們的家人、我們的鄰居、我們所愛的每一個,耶穌基督的寶血為他們的靈魂而流。」說到底,他們是Human(人)。上帝愛他不是這樣簡單,上帝有公義有憐憫。

於提問時段,有與會者問倘將同性戀者看為「良性腫瘤」,變質但不破壞社會運作,是否能與社會相安無事。黃偉康回答,同運者並不是所有同性戀者,而是一小撮很有理想、很聰明、很有氣質的一群,他們擅於進行聯盟。他們本身不是壞人。「他們的性取向就像我貪心一樣是罪。」耶穌基督都愛他們。他說,然而我們不用擔心,「他們不會傳染。」他認為我們要自問,我們有多久沒有與他們握手、沒有關心他們?教會是最安全的地方去關心他們、服侍他們,但需要有人穩定支援他們。

另一個問題是教會服侍他們,但同運帶有侵略性,那麼如何彰顯公義?黃偉康希望教會反思,我們回應同運議題是否出於恐懼避免對方用法律行動制約教會,而不是為了服侍他們。黃偉康引述與中國信徒佈道會創辦人王永信牧師的談話,指列王記上四29說到「要有廣大的心」,不單是聰明智慧。

第二屆基督教性倫理峰會由「愛家共融網絡」主辦,於五月廿六日晚上及廿七日上、下午在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舉行。培靈信息由陳國平牧師宣講,副題講員為資深精神科專科康貴華醫生、資深註冊社工兼認可性治療師陳美霞、註冊社工兼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客座講師梁林天慧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輔導科副教授區祥江博士、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總幹事趙崔婉芬、播道會恩福堂傳道人劉雅菲、Jesus Online總監歐建樑及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碩士歐陽家和。首晚超過三百二十人出席。

甚麼是LGBTP?

LGBTP是近年出現在LGBT以外的說法,從網上所見,P所代表的意思仍未有共識,有爭議是代表Pansexual或Pedosexual。而較早前更普遍的還有LGBTQ的說法。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龔立人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LGBT是有所界定的某類人士,而Q則是將這限定開放。他未有聽聞LGBTP。

漫畫「道德高地號郵輪」
黃偉康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7年06月07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