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 I Stand」三牧者座談會 分享路德改革如何影響今天牧養 (2017年04月13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訊】

今年是宗教改革五百週年,各地均有回顧紀念當年馬丁路德改革的歷史事蹟的活動,然而五百年前的新教歷史,與今天的香港處境、教會牧養又有甚麼關係?信義宗神學院在日前舉辦了名為「Here I Stand」的教牧學講座,邀請了三位講者分享有關路德改革精神對今日牧養的影響,以及如何在今天的政治環境下實踐牧養。

信義宗神學院教會歷史、牧養神學教授李廣生牧師首先解釋甚麼是真正的路德改革精神。他從路德的著作分析,發現無論信徒皆祭司、九十五條的主張,都是想人能真心認罪悔改,使基督徒能得真正自由的精神。「面對當時宗教政治的權勢,路德一心倚靠天父,面對當時君王的質詢,展現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李廣生指路德改革對今天教會的提醒是讓教會做回教會,教會不是「獨家救恩市場」、不是「樂園地產公司」,同時亦不是政黨,教會是要做一個在地群體見證,要幫助人的生命活得更豐盛,以致能在主面前立己立人。他亦指教牧並非「識做法事的人」、並非「免費心理輔導員」、並非「社運份子、評價員」,教牧是正面地回應上帝的呼召,主領崇拜關顧人群的牧者。面對當時香港的政治環境,李廣生認為宣講「Here I Stand」的意義,是縱然眾人的領受方向或許不同,都可以一同見證、一起宣告,並求上主幫助,如同當年路德面對君王說出「這是我的立場,求上帝幫助我」一樣。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座教授盧龍光牧師分享在面對今日政治衝撃下的牧養。很多教牧擔心在這幾年內的政治事件會導致教會內的信徒流失,他指這種牧養觀是有問題,唯一的大牧者是耶穌,而不是任何一位牧者,同時羊群亦不屬於固定某間教會、某些教牧,因此要談牧養不是要責怪信徒離開羊群圈,而是如何使他們學習回到上帝面前,使他們願意去回應、承擔上主給予每個信徒生命的責任。他指最近讀到劉進圖〈刺痛的記憶〉一文,指出無論是黃絲還是藍絲,都在經歷傷痛,彼此的方向、價值完全不同。盧龍光認為凡事不一定要非黑即白,例如他自己是又支持「袋住先」,又支持傘運,這樣能看到更多可能性。他相信要在黑暗中帶來盼望,不是要站在一方立場上得理不饒人,而是須懷著信心去看見一個比現在更好的香港將來。縱然雙方的立場不同,但仍可透過訴說自己的傷害、哭泣,透過認罪饒恕,拒絕對自我的虛偽自義,以重建對香港未來的盼望,建立一個充滿平安與公義的社會。

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陳韋安博士指自己在雨傘運動以來,曾講過很多有關「撕裂中的牧養」的講座,發現很多教牧同道都對兩年間出現的撕裂局面膠著狀態感到無助。他指在二○一七年談這個題目,時間上已不是處於最激烈撕裂的高峰,有助冷靜下來思考問題。陳韋安認為,路德的改教運動與香港政治處境的關係,是要了解更核心的神學理念上的轉變,包括重新定義「基督徒生命」。他指現時教會在處境上的牧養失效,源於仍以一種很傳統的方法去量度「基督徒生命」,包括參與了多少培靈會、讀了多少段經文。這種劃一量產化的標準,在現今世代往往得不到年輕信徒的接受。「靈命不是屬靈部份的生活,而是整個與聖靈同行的生活,關乎整個生命的參與。」他認為基督徒對公義的追求、對不義的恨惡,亦是基督徒生命方式的呈現。因此教會的牧養不能只以單一的量度方針來牧養,「牧養是開拓信徒生命空間的過程」,讓信徒能在更廣闊的空間上討論,如同上主的空間是廣闊的生命空間一樣。陳韋安引用已故影星李小龍的名言「Be Water, My friend」,指教會的牧養方針應如上善若水般能屈能伸,不會一體化教會內的政治口徑、不會封殺教會內的政治活動、不會對社會事務上沉默。他指在這兩年有見教會開始在政治爭議上開展一些新的事工,如社會關懷時事小組,使有志討論的弟兄姊妹在教會體制下被編收,也感到被尊重。他相信多元廣闊的屬靈空間,正是促成教會合一、有更多多元聲音的路途。

在台下回應部份,由信義宗神學院系統神學、歷史神學教授羅永光博士主持。談及現今政治撕裂局面,李廣生指現時不是基督徒唯一面對困境的時代,歷代信徒均在經歷,因此他認為今日的處境不是惡劣至無法挽回的地步,李廣生指相信上帝是有將來的,他引用加拉太書三26-28指不同種族、處境、政見的信徒都能「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因此我們面對與自己不同意見的人,都要加以尊重,因信稱義的提醒是不能自義,不能把自己的觀點絕對化。而回答台下問及在達不到共識下的教會如何達致共融和有效牧養,陳韋安指達不到共識是正常,而不是目標,教會需要重新定義牧養屬靈生命的基礎不是意見一致,而是弟兄姊妹一起成為身體,不同意見的弟兄姊妹能一起同行。盧龍光笑言自己上世紀在台灣問題上同時被人歸為統派與獨派,他指政治立場上無絕對真理,而每個人的見識都是有限,最可怕的是脅迫對方屈從自己立場的無知,他認為教會可鼓勵不同立場的信徒,彼此述說自身的整全故事,而學習凝固深化不同的觀點,從而學懂去走前方的路。

第十四屆黃德榮教牧學講座「Here I Stand」由信義宗神學院舉辦,在三月十三日假中華基督教禮賢會九龍堂舉行,有逾二百人出席。講座開始前,籌委會主席、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青衣靈工堂主任牧師范冠興帶領會眾頌唱《頌主聖詩》第四百七十七首〈信徒如同精兵〉,紀念路德的改革精神。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7年04月13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