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神廣傳福音 小兵也能立功 第26屆亞太兒少領袖特會 》 (2017年02月15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蔡麗貞,2月8日以「約櫃流浪記」為名,勉勵參加亞太兒少領袖特會學員「小兵立大功」,因為信仰不應是高高在上、孤芳自賞,而是親近民眾的事奉,敬虔年輕人可能比神學院老師、牧師傳道人,更能平易近人傳福音,為主作見證,如同約櫃流落在外20年,靠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家族收留,返回耶路撒冷,這兩個家族都被上帝記念而蒙福,還留名聖經。


「約櫃流浪記」故事記載在撒母耳記上下,從祭司以利兩個兒子扛約櫃,與非利士人爭戰,以色列戰敗、約櫃被擄開始,約櫃在非利士人境內流轉各城七個月,每到一城,神的手大大重擊非利士人,還折斷其偶像大袞的頭及手腳,燙手山芋才送到基列•耶琳人手中,約櫃一放就是20年,直到大衛迎回約櫃,卻因扛抬約櫃方式不符合神的心意,烏撒遭擊殺,導致約櫃暫放俄別•以東人處,三個月後才由大衛迎回。

「為何扛約櫃的以色列人會戰敗?」蔡院長說明,以色列人迷信象徵上帝同在的約櫃,只要扛約櫃爭戰必得勝,卻忘了人不能操控創造自然定律的上帝,反倒是非利士人因畏懼上帝曾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攻破耶利哥城的神蹟,危機意識讓非利士人兩次打敗以色列。因此,是上帝決定了戰爭的勝負,而不是象徵上帝同在的約櫃;另外摩西律法已清楚記載約櫃須用祭司扛抬,且不能觸摸約櫃,大衛迎約櫃卻用牛車,烏撒還動手扶約櫃,接二連三犯錯,導致烏撒遭上帝擊殺,突顯恩威並重的神,聖潔不容冒犯。

蔡院長舉耶利米書廿九章11節説,「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她表示,神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在約櫃返家之旅出現的角色中,收容約櫃的基列•耶琳、俄別•以東這兩個家族,雖然名不見傳,卻因扭轉人們對約櫃憤怒、死亡的恐懼,把平安祝福帶給人,因而被上帝記念賜福,也留名聖經,堪稱最出色的功臣。

所以約櫃不是宗教禁忌,宗教功能不是製作神秘,使人畏懼。宗教跟藝術一樣,使人熱愛生命,宗教對人群是有責任的,宗教領袖、牧師或藝術家,不應是曲高和寡的文化人,而應是親近民眾的心靈導師。

蔡院長表示,世界名著《約翰•克利斯朵夫》小說是影射貝多芬,書內有很多音樂內容,創作者羅曼羅蘭的話語曾說,音樂是人息息相關的藝術,不是獨白,不是獨奏,偉大音樂家有顆為全人類跳動的心,音樂家找最通俗的表達方式,不要讓音樂或藝術成為某個階層的專用語言,應用平民化語言傳揚理念。因此宗教也應跟音樂、藝術一樣。

同樣地約櫃、耶路撒冷,不是只有上帝揀選的祭司、君王,宗教、政治領袖可以駕凌的場所,人人應可參與約櫃事奉,宗教是讓人感受到神是可親近的,讓人體驗上帝的善、恩惠,神學或信仰不應是孤芳自賞,高高在上的獨白,而是親近民眾的事奉。

「教育不是製造一堆競爭成績的杜鵑鳥。」蔡院長認同電影《三個傻瓜》所傳達的教育理念,教育不應培養一群追求高學歷、高成就的學生,而是不放棄栽培資質差的學生,尤其每一個進到教會的人,懂得上帝的善意,活學活用,用友善語言傳福音,服事普羅大眾,這是神所喜悅的。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7年02月17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