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情慾從何來? 重點在「情感需要與創傷的色情化」 禁止治療已成政治化決策 (2017年02月06日)

新聞提供: 今日基督教報

同性戀是否真為「先天」?其情慾從何而來?醫學、臨床心理學如何解釋同性情慾?同志運動推動「禁止同性戀治療」的目的為何?


國際守望家庭協會(Family Watch International)多年前曾拍攝一部名為《認識同性情慾》(Understanding Same-Sex Attraction)影片,從多位男同志的觀點探討情慾動機與發生性行為的原因,再由臨床心理學及醫學專家概述「同性情慾促成因素」以及「同性戀是不是天生」,更進一步探討「性取向能否轉變?」以及為何「同志運動推動禁止同性戀治療」?


同性戀是否天生? 研究指出非基因造成


「是早期童年因素,特別是與父母的關係促成了性取向。」影片中,臨床心理學家喬瑟夫(Joseph Nicolosi)解釋,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性傾向並非天生或基因決定。

過去,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有段很長的時間引導其會員相信「同性戀是天生」,但該會從2008年開始轉變立場,陸續認為「同性戀是由先天與後天的因素共同促成」。

片中也引用一份大規模的醫學研究。

研究人員從澳洲3萬3千對同卵雙胞胎的樣本中發現,由於同卵雙胞胎的基因完全相同,假設同性戀「單獨由基因引起」,若雙胞胎的其中一位是同性戀,那麼另一個雙胞胎應該100%是同性戀者。沒想到研究發現──雙胞胎中其中一位是同性戀者時,另一位雙胞胎也是同性戀者的機率只有11%,換句話說,性傾向可能不是由基因造成。


同性情慾:情感需要與創傷的色情化


一名輔導過近千名面臨同性情慾掙扎的患者的專家佛洛伊德(Floyd Godfrey),給予「同性情慾」一個簡單定義──「情感需要與創傷的色情化」,因此同性戀傾向可能是由不同因素所促成,但不是每位同性戀者都有相同的因素。

其中,最普遍的因素就是「受傷的性別認同」或「受傷的男子氣慨」,進而尋求同性情感上認同,最終導致色情化。

因此,男性同性戀者會從「依附」、「認同」,漸漸演變成「性傾向」。若成長過程中發生霸凌,將更會刺激其性傾向的發展,再加上「父親的缺席與疏離」或「母親的專斷蠻橫」、「性虐待接觸」、「不當的性接觸」等,都可能成為重要的促成因素。


「我敢說75%苦於同性吸引的人,都看過或沉溺於色情媒體。」


佛洛伊德認為,色情媒體會強化同性情慾的意象。影片中訪問了許多接受輔導並成功恢復的同性戀者,都曾對色情媒體上癮,直到同性情慾不斷消磨其意志,他們才開始尋求幫助,並了解同性情慾的由來與動機。

「很多時候他們都會描述到自己缺乏和其他男性(非情慾)的連結。」佛洛伊德認為,要幫助同性戀者必須從「正常的同性關係」著手,包括其朋友、兄弟及父親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接納他們,並消除環境中與同性關係中的「神秘感」與「色情化」,才能恢復其男子氣慨。


「禁止治療同性戀」已成政治決策


然而,撇開影片中描述醫學與臨床心理學,以及種種有關同性戀者感染愛滋與憂鬱症等負面的病理研究,仍有些人認為同性戀之所以產生健康問題,來自「社會的不接納」。

臨床心理學家喬瑟夫(Joseph Nicolosi)指出,世界各國中,早從荷蘭開始接納同性戀者後,至今,許多負面的結果卻未見長足消退。再從2013年1月,聯合國一委員會議中宣稱「同性戀治療違反人權」,美國加州通過「禁止對同性性傾向的未成年進行任何轉變」,賓州與紐澤西州也陸續引進「禁止治療法案」…

「這些都是政治組織,他們所做的多數決定,都不是單純地基於科學事實,而是基於特定利益團體、政治因素、經濟角力和公共關係。」因此,推動禁止同性戀者接受治療已成了「政治導向」的決策。

他直言,同性戀治療對同志運動之所以會產生威脅,乃在於「只要一個人站出來,並宣稱:『我已轉變。』」那將會從根基上動搖同志運動的原則,因為同志運動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讓大眾相信「同志是天生的」。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7年02月06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