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灣第一屆家庭事工策略與實務研討會」:落實家庭事工 教會有盼望 (2016年10月14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我們不但要為主贏回家庭,也要為主贏回下一代的年輕人。


真愛家庭協會、愛盟家庭文教基金會以及牧者訓練協會等合辦的「2016台灣第一屆家庭事工策略與實務研討會」,十月四、五日在台北真理堂舉行,主題是「將心歸家,為家而戰」。來自香港、泰國、馬來西亞、美國等牧者及全台教會、機構代表逾五百人與會。

基督徒的兩個使命

十月四日早上第一場,國際真愛家庭協會葉高芳牧師以「將心歸家,為家而戰」為題揭開序幕。他呼籲,基督徒有兩個使命,一是喚起所能接觸的每個人將心回歸合神心意的家庭,其次是為維護合神心意的家而戰。

葉牧師說,現今高度仰賴電子產品的「E世代」有顯著的文明病,其中,家庭危機赫然榜上有名。聯合國曾呼籲,本世紀面對最嚴重的問題,是因家庭瀕臨瓦解引發的社會危機,而所須付出的社會成本將無法估計。哈佛大學某人類學家退休前在演講中提到「我一生研究人類婚姻史,發現凡不重視家庭的文明,必被摧毀。」

浪子回頭需慈父在家

葉牧師引用瑪拉基書四章5-6節說,聖經早在兩千年前已警告人們,而今天,經文仍反應出現代家庭的問題,若不將心歸家,結局是遍地受咒詛,亦即滅亡之意。今天的家庭危機如星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然而人們仍以杯水車薪來救火,顯示問題的失控性何等嚴重可怕。他強調,任何的成功無以彌補家庭的失敗,任何成就無以比美家庭的幸福;所以要將心歸家享最愛,守住真愛守住家。若要喚醒浪子回家,先決條件為:須有「慈」字輩的人,例如慈父在家。

禱告是終極利器

在策略應用方面,葉牧師指出,要認清敵我,明白撒但是為家而戰的頭號敵人,唯有禱告是為家而戰的終極利器。教會的家庭事工主軸要以基督為中心,以聖經為基礎,以聖靈為引導。在武器配備上,亦即硬體方面,要善用書籍、教材、媒體、網絡,甚至手機等。在作戰部隊方面,亦即軟體方面,要人人皆兵,為家而戰。致力於家庭事工的福音機構是特種部隊,而教會則是正規軍隊,要在教會中落實家庭事工,才有盼望,換言之,教會必須重視家庭事工,因為這時代面對家庭危機,因此教會面對挑戰,而教會就是為家而戰的戰場。

十月四日早上第二場實務座談,由台北真理堂楊寧亞牧師率領四位區牧─蘇哲明牧師、吳焜梁牧師、周侾甫牧師及羅悅亨傳道,分享「牧會就是家庭事工」。

楊寧亞牧師強調,家庭事工是牧會的全部,建立家庭就是建立教會,反之亦然。起初神創造人,組成家庭就是團隊,而人的墮落是從家庭開始,神的救贖也是從家庭開始,以弗所書講教會,最後也講到家庭,末後最大的戰役也是在家庭。

教會對婚姻家庭的幫助

真理堂牧者團隊分享進入教會對自己婚姻家庭的幫助。蘇哲明牧師表示,在真理堂廿四年,對婚姻有極大幫助,最重要的是信念改變,落實「建立家庭就是建立教會」,由於全教會一起進行,形成文化,也能學習彼此相愛和饒恕等。吳焜梁牧師說,在教會看到對婚姻的盼望,於是產生「我們一定可以」的信念。周侾甫牧師在真理堂十五年,他說,學習最多的是面對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包括積極的愛的存款,愛的行動,寫感念文等,至今周爸爸仍不習慣基督化家庭的文化,但周牧師持續忍耐,學習用愛的眼光看世界,用神的眼光看自己,持績禱告,並建立家庭祭壇。羅悅亨傳道指出,來真理堂十三年,第一個最大的影響就是全家都信耶穌了。其次,為妻子禱告,使自己看妻子更加可愛,也就是改變自己,形成福音文化。

基督化家庭文化落實於教會

至於如何幫助弟兄姊妹建立基督化家庭,並將文化落實在教會中?蘇哲明牧師指出,家庭祭壇的建立對家庭幫助非常大。真理堂一年分三季,第一季是復活季,第二季是家庭季,第三季是佈道季。其中,第二季是特別為家庭分別出來的,最重要的是,教會看重禱告和家庭祭壇,不斷傳講和提醒,以改變思想建立習慣。讓神的話語落實在家庭中,要靠禱告,有見證就鼓勵分享,然後放在時間表中形成文化。

台灣真愛家庭協會陳建信理事長致開幕詞時表示,家庭是職場七山之一,基督徒本應堅守家庭領域,不料竟節節敗退,令人憂心,教會應起來為家而戰,否則家的基礎恐將崩壞瓦解;盼望家庭崩壞的危機要成為把人帶進教會的轉機。

五日上午,楊寧亞牧師以「復興,從家庭開始」為題,分享台北真理堂三十多年來致力於家庭事工的經驗與見證。

楊牧師表示,人類的墮落是從家庭開始,而神的救恩也是從家庭開始。事實上,神的救恩計畫與家庭制度密不可分,建立教會就是建立家庭,建立家庭就是建立教會。

復興家庭就是復興教會

楊牧師表示,我們要復興教會,就必須從復興家庭開始,因為家庭是遭到撒旦攻擊最為嚴重的地方,而建立基督化家庭,就是戰勝、戳破魔鬼撒但謊言詭計,最為有效的策略與利器。

要建立基督化家庭,首要的工作就是每個人都能扮演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職份,如同主耶穌在地上有先知,祭司和君王三種角色和職份般。今天家庭問題的產生,往往是因家庭中每個人的角色混亂、功能不彰,導致家庭不但不能成為神恩典祝福的所在,反成為撒但攻擊傷害之處。今天要挽回家人的心,復興家庭的功能,需要每人各守其份、各盡其職,讓家成為一個充滿神話語,有權柄、有擔當,蒙神喜悅合神心意的地方。

從建造下一代開始

接著楊牧師邀請新莊真理堂高堂恩牧師夫婦和花蓮真理堂彭智永牧師夫婦,分享他們牧養家庭、建造教會的經驗。

高牧師和彭牧師皆認為,今日復興教會的工作,必須要從培育下一代年輕人開始,我們是否能贏得下一代年輕人的認同參與,是復興轉化教會和國家的關鍵契機。今日教會的普遍現象,就是教會的老化凋零,年輕人的參與不再積極熱情。因此,教會有責任去關懷下一代的年輕人。兩位牧師的共同經驗就是,「孩子在哪裡,父母就在哪裡」,教會若要贏得家庭,就要從家裡的孩子做起。

彭智永牧師表示,今日教會的危機是,「我們正在失去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和兒童。」因此他和師母的事奉核心,就是將教會視同家庭,將教會的孩子視同自己家中的孩子一般,讓這些孩子學習在教會、事奉在教會,甚至吃飯、用餐也在教會,徹底將教會家庭化,將教會建造成為一個「幸福家庭中心」。

高堂恩牧師也分享了他在校園方面的工作,除了推動校園祭壇校園團契外,他也會藉著「啟發餐會」、「交友講座」等及的推動,以贏回校園裡的年輕人。

楊寧亞牧師結語時說道,今日屬靈爭戰最主要的戰場就在家庭,末世的最後一場戰爭就是家庭戰爭,現今人類所有的問題都與家庭有關,「假若我們失去了家庭,那麼教會、社會及國家都不再會有希望。我們不但要為主贏回家庭,也要為主贏回下一代的年輕人。家庭事工不該是教會的一部分,應是教會的全部,因為凡人都是從家庭而出,牧養教會就是牧養家庭,牧養家庭就是牧養教會。」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6年10月14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