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中學生關懷貧窮高峰會 分享體驗貧窮活動學習成果 (2016年07月15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訊】

眾所周知,香港貧富懸殊問題嚴重,堅尼系數更位列亞洲第一。縱使政府已設有關愛基金支援基層人士,但問題仍然嚴重。七月九日,新福事工協會屬下的關懷貧窮學校於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了「第六屆全港中學生關懷貧窮高峰會暨頒獎典禮」,向公眾發表中學生對本港不同貧窮問題的見解。

梁友東︰基層的付出亦值得被尊重

新福事工協會總幹事梁友東牧師於開幕致辭時提到,六月底除有兩名消防員因牛頭角迷你倉大火意外殉職,同期亦有三名修路工人於工作期間不幸身亡。但相對之下,大眾普遍關心消防員家屬的需要,卻少有同樣關心三名工人家屬的需要。他指出,社會追求向上流動,同時亦要對人的生命有一份尊重,即使付出的是基層工人,他們也值得被尊重。該協會早前舉辦「關懷貧窮大使計劃」,就是為了讓本港中學生認知香港的貧窮問題,學習了解貧窮人的需要。

是次高峰會,有八隊分別來自粉嶺救恩書院、迦密主恩中學及拔萃女書院的中學生,以專題研習報告形式,分享學習成果。他們的主題環繞拾荒者、露宿者、貧窮兒童及全民退休保障。有數組都不約而同提到,雖然作為學生能力有限,但都期望透過他們的行動,引起更多青少年關注周邊社區的貧窮問題。現時大眾雖然普遍知道實踐關懷,需要親身行動,但很多人仍會選擇漠視他們的即時需要。除生活上的需要外,他們認為露宿者以及貧窮兒童的心靈需要亦需多加關注。

在行動實踐方面,有部份隊伍的學生選擇親身落區,派發單張、為露宿者送上飯盒;也有隊伍在社交平台開設專頁,分享他們的活動,並創作歌曲,喚起更多年輕人關心課題。有些隊伍認為,政府政策上的改變才能解決問題。所以,部份同學選擇向相關政策局及區議會發信,提出對全民退休保障方案的意見。

經過評審後,大會選出來自粉嶺救恩書院的隊伍為最終優勝者,至於拔萃女書院的兩支隊伍包辦亞、季軍。

大會亦特別邀請了基督教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的師生,分享他們在元朗及天水圍區探訪基層工人及單親家庭的經驗。他們同樣發現,政府在關注基層人士的心靈需要存在不足之處。負責的張淑嫻老師指,他們的關懷行動,雖然難以量化成效,但從同學於活動後的分享,已感受到他們的改變。早前,他們更主動前往學校附近一座被領展收購的街市,為檔主送上祝福。未來,他們期望能以不同形式,令更多人關心本港貧窮問題。

鄧永謙︰望同學與貧窮人士同行

關懷貧窮學校生命教育主任鄧永謙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是次高峰會內的八支隊伍,發表的研習報告除有充份的資料,亦反映同學主動接觸受眾,親身學習;不止提出關懷行動的建議,更付諸實行。難得的是,同學會關注政策上的不足。該會將於九月新學年整理各組提出的意見,協助同學再次向相關政府部門發信表達關注。

早前有學生進行貧窮體驗活動時,有家長批評活動是「教學生行乞」,並不妥當,引起爭議。鄧永謙表示,該名家長的想法,反映著政府以至社會氛圍都是鼓勵下一代求進步、向上流動,是十分正常的想法。但是,從信仰角度來看,這並不足夠。鄧永謙指出,耶穌並不反對社會上出現富人,但人的目標不是積聚財富,而是善用地位、權力,改變社會問題,照顧有需要的人。追求上流、處身上游不是問題,而是需要關注會否因而忽略身邊的人與事。縱使我們已是既得利益者,亦有責任連結不同社群,進行互動,建設互勵互愛的社會。他期望,關懷貧窮學校所舉辦的體驗貧窮活動,能擴闊學生視野,反思、正視社會上的問題,與受苦者、基層人士同行。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6年07月15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