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是人口紅利 為台灣更新生活風格 (2016年06月25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本報主筆】

台灣是人口老化、勞動力逐漸縮減的社會。同時,過度強調「拼經濟」使人將價值建立在財富上,並因而忽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些社會條件與生活價值轉變,帶來許多影響生活品質的挑戰,例如:貧富差距、人情淡薄和社會互信低落。

服務生活風格 人之所以為人

和若干生活品質良好的國家相較,尤其是歐洲荷蘭與德國等有基督教文化背景的國家,除了所得差異,還有一個不常被國人注意的是「志願服務」風氣。

在基督教文化的社會,服務是生活風格,甚至稱為服侍(事)。聖經囑咐富足的人,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而無論富足與否,也要我們行善,因為我們原是上帝的工作,在耶穌基督裡造成。

服侍可以成為職業以便養生;但也可以是義務志願關顧別人。當社會安全網有其制度和資源極限或盲點,若有夠多志願服務,供應人力和資源,則可將社會缺乏與不幸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志願服務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昇華,出於自願而不計代價、無條件供應他人需要,將能創造自己快樂、別人快樂的生活「多贏」。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6年06月25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