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亞洲環球門徒大會」會後分享與應用聚會:建立激勵文化 聚焦健康教會建造 (2016年02月24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記者黃銘嫥綜合報導】

「2016年亞洲環球門徒大會」會後分享與應用聚會於2 月 17 日在學園傳道會大使命訓練中心舉行。延續大會主題「傳承—活出生命,傳承下去」由與會者湯新如傳道及學園傳道會會長王睿牧師分享「如何建立激勵的教會文化」及「如何建造健康倍增的教會」。

「文化,既不是異象,也不是策略,卻是組織中最強大的力量,能夠決定是否接受新的觀念與做法,建立正向或負面的工作氛圍。」湯新如傳道首先闡釋文化的重要性。他指出,激勵的教會文化能使人成為最好並且盡力做好,而教會文化的塑造始於最高的領導階層,領導者的正直、能力,對同工的關懷,能創造團隊追求卓越的環境,而「信任」是最重要的特質,因信任會滋生誠實,帶來團隊邁向卓越所需要的力量。

湯傳道提醒,當教會領袖費心費力塑造與傳遞教會異象時,也需花同樣的努力於建構教會的文化,因「文化在異象之先」。他並從文化(C.U.L.T.U.R.E.)的七個面向,談如何邁向激勵的教會文化,分別是:1. 控制(Control)-人們被賦與責任與授權(授予控制的權力)會有最好的發揮。2. 了解(Understand)-知道「甚麼」,也知道「為甚麼」。3. 領導(Leadership)-發展教會健康的文化,不是為了要訓練人完成任務,而是要培育領袖出來。4. 信任(Trust)-團隊裡的互信,使得每件好事都變成可能。5. 不懼(Unafraid)-健康團隊扶植的信念:失敗不是悲劇,衝突不是世界末日。6. 靈敏回應(Responsive)-看重分析與回饋,團隊成員彼此對齊(aligned),以神為專注。7. 執行(Execution)-人們不作被期望的,只作要被檢查的,領袖必須要求作進度報告。

接著由王睿牧師講述「如何建造健康倍增的教會」。他談到「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教會成長?」是錯誤的發問,正確的問題應是「是什麼阻礙了我們教會的成長?」王睿牧師於受訪時說道,教會的成長其實是教會健康的自然結果,因此我們所需要致力追求的目標應是教會的健康,而教會健康乃在於有健康的信徒,這取決於健康的領袖及健康的家庭,如此才會帶來繁殖。而這繁殖有個很大的因素,即教會的文化,他強調,若文化沒有改變,光講策略、方法等技術層面,是無法持續的。本次的「亞洲環球門徒大會」的重點,即著重在領袖建造、家庭建造,以及如何處理領袖所面對的難處。

王睿牧師憶述大會講員之一Dr. Sam Chand觸動人心的分享,他講到一個人若要成長,就需要面對改變,而改變就需面對失落,失落就會面對痛苦。講員舉了保羅去到羅馬的例子,雖然保羅在書信中提到他切切地想見羅馬的弟兄姊妹(羅一11),並期待按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地去那?(羅十五15),但至終保羅抵達羅馬的整個過程,卻是充滿著許多血淚與痛苦。同樣的,領袖若要成長,進入神所命定的心意,不可避免的必會經歷痛苦。「若神的心意要你去羅馬,你要不要去?可能會面對這些痛苦的過程,你是否仍要前往?」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6年02月24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