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健融合 參與耶穌基督的服事 (2015年07月29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記者黃銘嫥台北報導】近年來,台灣天災人禍頻傳,誰也無法確保自己一生健全;不論是先天或後天造成的傷殘,神如何看待?教會又當如何牧養?七月廿五日下午,在台北真理堂舉行「聖經中的傷健融合」,由香港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堂萬得康牧師主講。

 萬牧師先從神學的角度來看傷健的觀念。他引用神學家Nancy L. Eiesland的著作《Disable God(傷殘的神)》一書中所稱:「我們的神是傷殘的神。」作者在文中指出,復活的耶穌向門徒展示祂復活後身體的記號:手上的釘痕、肋旁的傷痕,「祂向我們展現,祂復活的身體有不完美的地方,同時說明殘疾與完全的人性並沒有衝突。」
 萬牧師接著表示,所謂的健全人士只不過是「暫時」健全。「殘疾是個過程,有人是生下來便有殘疾,而有人則是成長過程中,因著意外、疾病或老化而成為傷殘。」
 談到教會如何面對殘疾人士,萬牧師提出有兩方面的觀念需要釐清:一方面是耶穌基督是那位榮耀全能的醫治釋放者,另一方面祂又是無助受苦的僕人(賽53)。這兩個形象都是耶穌基督,因此對於身有殘疾的肢體,在教會不應被邊緣化。
 「神就是要我們透過幫助有需要的人,從中去發現自己裡面其實也有著不同的需要,慢慢地能敞開自己的心,使我們可以轉向神,讓肢體的生活成為完全。」萬牧師說,教會不只是一群人聚集而已,而是天路的同行者,應彼此扶持,相互照顧。教會是屬於所有人,也是為著所有人的教會。
 殘疾是反應神多樣性的美意,智力及肢體的能力並不是按著神形像創造的必然表象,教會應讓殘疾人士融入教會,消除因著「殘疾」所產生的「殘障」。幫助殘疾人士與教會及社會連結,就等同於參與耶穌基督醫治的服事,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服事。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5年07月29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