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培靈奮興會 思考公民抗命與後佔中 韋珮華 (2014年09月02日)
由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大專部主辦的「THY KINGDOM? MY UniverCITY! 」大專基督徒培靈奮進大會,已於昨晚(八月卅一日)假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聖堂舉行。由劉偉業牧師擔任講員,劉曉君同學回應,逾一百二十位兄姊出席。
原計劃出席奮興會並擔任講者之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右圖),因昨晚前往金鐘添馬公園集會,改以錄像與大專生對話。戴耀廷在錄像中表示,佔領中環是因為有一群人看到社會不公義,要向社會發出警號;他們深信若果不正視處理這些問題,社會將陷入危機,為了喚醒社會尚未醒覺的人們,他們遊行、集會,作出一些可能比較激烈,並違反法律的行為。
戴耀廷從信仰的角度反思公民抗命,指耶穌是最偉大的公民抗命者,面對世人犯罪走向滅亡,耶穌道成肉身,在群體中自稱是神的兒子,違反了猶太人的律法,並走上十字架的道路。此外,在基督教的歷史裡面,戴耀廷看到抗命的精神,馬丁路德因著抗命推動了基督新教的發展,馬丁路德金牧師則按他所理解的基督信仰,以公民抗命方法為黑人爭取基本權利。
戴耀廷呼籲學生不要以為只有參與公民抗命才是最好的回應方式。公民抗命不只是喊口號,也需要付上代價。他認為各人的經歷、崗位和領受不同,社會上有很多不公義的事情,同學的召命不一定是參與政制發展,卻可提醒那些還未認識事件的人。「每人選擇不同,但這是思考抉擇的時候。」
劉偉業(左圖)形容,昨天是香港非常黑暗的一天,但不是最黑暗的一天,他預計將來香港將要面對比昨天加倍的不公義和黑暗,社會將出現更多指鹿為馬的情況。提到召命,他引用以賽亞書四十九章1-6節,說以賽亞自出母胎就獲耶和華選召,不但要以賽亞將以色列中得保存的歸回,還要作外邦人的光,施行救恩直到地極。他說,若果將上帝的呼召看做是一個任務,就會著眼於效果,以及能否完成使命,顯然以賽亞先知的任務就屬於無法完成的任務,但事情不應是按著人們的期望去發生,而要回到上帝的計劃與作為。
「我們應看到上帝不只是創造人類,也在人們的生命中預備,使能成就一個獨特的使命。」劉偉業續說,戴耀廷的領受是推動公民抗命,但指佔領中環並不一定是基督徒最大的使命,佔領中環以後或有更多的使命,基督徒應當思考如何回應。
劉曉君(右圖)認為,大專基督徒面對社會的不公義,要問的不只是否參與佔中與罷課,還有佔中以後、之外該做些甚麼。她引用馬太福音六章24節「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提醒他們只能宣稱耶和華為主,在持守上帝的真理方面,亦不應只停留在添馬公園,也要在校園、家庭、職場等地方作見證,更兼備洞悉不公義事件的眼光,為自己進入社會作好準備。
在問答環節中,有同學問及佔領中環將影響香港經濟,後果嚴重。劉偉業表示在聖經裡有多處經文指出有其他的價值比經濟更重要,戴耀廷是五十多歲、即將退休的大學教授,大可領取一筆退休金移民國外,安享晚年,但他卻選擇為香港政制發展付上很大代價,這是值得尊重的。對於那些因佔領中環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基層,基督徒亦可思考如何施行關懷和支援。
亦有同學引用羅馬書十三章1節,問及在基督徒如何順服掌權者。劉偉業說,戴耀廷的公民抗命是極度尊重法治的,他們通過非暴力的方式達到公義,亦為可能被監禁的結局作好準備。這段經文亦有另一種解讀方式,其要義不放在順服掌權者,而是要協助掌權者履行責任。他鼓勵大專基督徒多與同工一起思考尋索答案,不應滿足在其簡單的回應。
是次奮興會舉辦的目的,是期望幫助大專基督徒於新學年再次確認「基督徒+公民+大專生」身份,回歸校園,以天國視野,在城市──校園實踐整全福音使命。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