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齊集中大罷課
抗殖反國教展開
(2012年09月13日)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九月十一日下午烈日當空,學聯聯同其他大專院校學生組織發起的罷課集會於晚上約六時結束,大會宣佈共八千人參與。來自各大專院校學生坐滿中文大學校園本部的「百萬大道」,由大學圖書館烽火台一直延伸至近中大校徽的科學館前。廿四年前,四千師生曾在百萬大道反對港府強把中大四改三學年制進行罷課,而昨日學聯則以「抗殖反國教」為旗號,要求梁振英政府全面撤銷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文研課成罷課抗爭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廿七位全職教師及助教早在行動前,就聯署支持學聯的罷課行動,以示對反國教行動的支持。儘管特首梁振英提出四個讓步,可是不阻礙該系師生參與支持罷課,例如首堂的文化研究入門課就移師至「百萬大道」,由理論的教授轉成師生罷課抗爭。

該系助理教授楊國強於九月十日對本報透露,校方曾著各學系自行決定如何回應學聯的罷課行動,而文宗系的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committee)就決議由老師自決是否參與,但同時要考慮學生情況,隨後他收到系內教員一個邀請聯合立場聯署的電郵,形成今次的系內的支持行動:「今次的行動是一個姿態,給政府壓力,爭取政府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改變立場。」

楊國強續表示,罷課乃對事件立場的宣示,希望政府可以全面撤銷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過去不少中小學校在過去一直都有升國旗、唱國歌、北上交流等教育,今次國教科爭議激起公眾、傳媒廣泛關注,紛紛留意學校有否被「染紅」。他認為,經過今次事件,未來中小學學校將會謹慎處理,若要繼續進行增進國情的教育,相信會多元而非只單一地教授。

辦學團體受制教育局

天主教教區就反國教科提出鮮明立場,反觀基督新教辦學團體各有其看法。與學生一同來到中大集會的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高級導師陳士齊博士批評,基督教宗派的各自為政,因著沒有基於信仰原則的合一,基督教是沒有能力抵抗政權的不義政策。曾經在中學教書的陳士齊表示,理解辦學團體處於被動,受制於教育局,「除非她是有道德勇氣的辦學團體,她亦要面對政權抽後算帳的打壓等各種可能,因此往往待社會氣氛足夠強勁,才會表態。」對於有基督教辦學團體由決定首學年不獨立成科進一步宣佈不開設國教科,並要求政府撤科作全面諮詢,陳士齊表示,該辦學團體的如此說法是有進步的。

縱使政府提出讓步,教育局亦於罷課前一天宣佈即時收起課程指引中的「當代國情」部份及相關評估,可是反對聲音仍然響亮,其中批評政府發放的五十多萬開展課程款項的支援,是利誘學校推行國民教育。陳士齊擔心,如此政治手段可能將為政府未來藉以得到眾多學校支持為名,而重推國教成科:「梁振英喜歡偷換概念。這一科沒有政府的blessing(祝福)是開不成的……撤科與不撤科的要害是在財政支援上……表面上『撤』,實質上並沒有撤科。」

未來訴求要點

浸大傳理學院學生Jessica亦與同學一同參與集會。她自己有留意國教科問題,但奈何家人不許前往政總參與較為激烈的佔領行動,惟待今次中大罷課集會才可以來到場聲援。當局於二○○○年推行課程改革,中史科變為選修科目,雖然對於當時在中學修讀文科的Jessica沒有影響,但亦深明此「改革」的不妥:「中史是中肯地去了解中國,才可決定如何愛國家。反觀國教科內容只是呈現某一部份的歷史,但就不能理解文革、六四的事情,這不是教育應有的理念。」

集會亦有曾參與學者聯署反對國教科的邱祖淇博士。他亦認同中史科須轉回必修科,學生透過客觀的史實,在沒有受指引影響下建立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未來反國教運動若要繼續凝聚力量,就需在要求撤回課程指引的訴求之上,清楚表達具體事項的關注,除了包括推動中史轉回必修,亦要反對並撤回科目以情感作為評估,以及完全刪除有關學生內地充流活動於網上校管系統的記錄。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