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會談為生命倒數作準備 吳思源籲華人改變觀念 應求「死得好」
(2024年08月28日)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採訪:林倩恆)【時代論壇訊】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來九27)然而,在我們的人生規劃裡,可曾為自己或所愛的人生命最後一里路,作好準備?於上週六(廿四日),在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舉辦的「劃出人生的圓弧——晚期生命的靈性關懷分享會」上,完美句號基金執行董事吳思源分享長者與晚期病人,在生命倒數時的生命及靈性需要,以及陪伴者可怎樣與之同行。吳思源強調,必須讓長者或晚期病人得到生命的尊嚴。他又認為,華人應改變傳統的生死觀念,不應只求「唔好死」或「遲啲死」,而是追求如何「死得好」。

吳思源把晚期生命劃分為六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得悉自己或家人患上重病。他指出,當人得知噩耗,心情必然忐忑,但信徒有禱告的權利,「(禱告目的)不一定是(求)痊癒,而是將心中的焦慮交託。禱告不一定能改變(患病)事實,但可讓心神定下來。」

吳思源引述台灣已故天主教主教單國壐的分享,指單國壐得知自己患上肺腺癌,只剩下兩、三年壽命的當刻,頓感徬徨沉重。不過在候診室的單國壐確定了兩件事:一、將健康與身體交給醫生;二、將生命與靈魂交給上主。當單國壐確定這兩件事後,心情在短短數分鐘內即截然不同。後來,單國壐多活了五、六年,比醫生原預計的剩餘壽命長,其間他盡量減少入侵性治療,並在全台灣進行佈道,直至不能再擔起主教的職務為止。吳思源表示,單國壐的事蹟提醒大眾,即使生命遇上噩耗要交託上主;而作為晚期病患的家人,可握著他們的手禱告。

讓晚期病人恢復尊嚴 家人同行角色不可替代

當收到噩耗以後,病者及其家人便要預備不虞。吳思源形容,處於這階段的病人,生命在倒數,面對的心理威脅猶如判刑。但他指人生許多意外「無得倒數」,故從正面角度來看,生命的倒數是神讓人有機會為離世作準備。他特別提醒,家人是晚期病患的同行夥伴,「關懷、關注、關愛的工作,只有家人才最適合。即使頤養院再好,但親人是不能替代。」

而作為同行者,家人必須讓晚期病人得到尊嚴。吳思源解釋,當病人進入晚期階段已失去自我照顧能力,飲食、如廁、洗澡等都要假手於人,覺得自己失去價值,故照顧者應恢復晚期病人的尊嚴。而這種關心並非由上而下,而是持平等的態度看待晚期病人,皆因他們都是按上帝形象所造。他更引述德蘭修女對照顧窮苦受傷的肢體時的描述:「這是照顧基督的身體。」

吳思源續又形容,在生命倒數階段裡,家人可幫助病人作人生與靈性整理。他以「四道」概括這個人生歷程的回顧,即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例如子女可感激父母養育之恩,言明自己對他們的愛,同時求對方原諒自己的過錯,或是對對方曾犯的錯表達原諒。「透過重覓生命的美好、感恩的事情,道謝能讓快將離世的人得到滿足感。」

至於第三階段則是死亡臨到。他直言,即使有基督信仰的人,相信離世後可遇見主面,但並非等於「不怕死」,這是出於對現世的愛意,例如對親人、配偶的不捨等。其後當談及居家離世時,他認為相比起好些在醫院離世的人,這安排讓病人或長者的晚年過得更有尊嚴,惟華人卻對居家離世感抗拒。他認為華人傳統忌諱死亡的觀念必須改變,「只因(華人)對死亡太多恐懼,覺得唔死先係好,但唔死係為乜?人最重要係死得好,呢個係上主所賜好大嘅禮物。」

效法記念人的上帝 陪伴在生者面對哀傷

至於親人離世後,就是道別的階段。吳思源介紹了現時部份公立醫院及頤養院可提供場地,讓離世者家人舉行簡單的送別儀式。他同時提到哀傷關懷在這個階段的重要性,但強調並非勸人不要傷心,而是帶出事情的積極面。當送別儀式過後,就是曲終人散的階段。吳思源指真正的憂傷往往在這階段浮現,尤其在「大時大節」,在生的人會倍感難受。他指出,耶和華是記念人的神,人應效法上帝。他建議教會可在先人的忌辰,向其親人送上問候卡,而弟兄姊妹則可邀請離世者的親人一同過節,幫助他們面對哀傷。

而最後的階段,吳思源形容為「撫今思惜」。他指出, 許多在生的人害怕自己逐漸把先人忘記。他強調,離開的人一生都會存留在親人的心裡,只是他們被安置到心靈另一個神聖的角落,人會逐漸將這份哀傷化成懷念與感恩,然而,這個過程卻是十分漫長。

是次分享會除有吳思源擔任講者外,同場講者還有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院長何婉慧及院牧呂海英,二人分享了在院舍及在家離世的處理,以及該院可提供的支援。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