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工作坊 障礙者的資訊權實踐 |
(2024年07月20日) |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林婉婷屏東報導】平安基金會經管屏東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承辦屏東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支持服務中心於今年舉辦「聽說讀寫大家一起來!」系列活動,聚焦身心障礙者的資訊平權議題;系列活動有三場工作坊,首場「易讀~喔,我懂!」於7月19日在屏東障福中心七樓會議室登場。上午為理論課程,邀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助理教授郭惠瑜主講,下午為實作課程,邀請智青加入和與會者交流。 郭惠瑜以「資訊平權:易讀服務概念與實務」為題,開宗明義點出充分的資訊與知情,才能確保一個人的選擇是出於自己的決定。除了障礙者,長輩、兒童、原住民、新住民、外籍移工等,可能因為對文字理解能力有限、或熟悉語言並非華文/華語,以至於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被邊緣化、甚至被排除;因此推動「無障礙資訊」的服務效益比想像中更廣泛。 身心障礙者的資訊排除有三種可能:有限性、延緩性、高價性,也就是要耗費額外設計、時間、成本,才能取得資訊。對此,《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21條有保障「表達意見權」和「資訊近用權」相關條文;另早在2013年,台灣就有障礙者資訊平權抗爭活動,當中強調資訊隔閡,雖然不至於無法生存,但著實損害障礙者的尊嚴與生活品質。 郭惠瑜說明無障礙資訊如何有助於障礙者的生活品質、安全和社會參與。例如日本觀光景點提供可以隨時且自由索取的點字版簡介、易讀路線圖等,讓不同需求的遊客可以更自在、安心享受行程,也讓遊伴不需過度負擔帶領、解說的責任。郭惠瑜提醒,很多時候障礙者「依賴別人照顧」的印象是因為缺乏支持條件。 無障礙資訊包含易讀、多語翻譯、點字、手語、放大字體等;在國外,博物館還會另外製作展出作品的浮雕,讓視覺障礙者也可以用觸摸的方式暸解作品內容;除了障礙者,小朋友們也很喜歡觸碰。 而易讀是由簡單文字與圖像所組成,幫助「讀寫困難者」理解資訊;在英國,易讀不僅促進社會參與,也適用於家庭暴力防治、事故通報機制等。在台灣,除了有出版《台灣易讀參考指南》,許多政府部門、藝文場館、社福單位也會出版易讀手冊,以屏東縣政府為例,就有嬰兒照顧、火災因應、觀光導覽手冊;事實上屏東障福也曾在2017年的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活動中,推出點字邀請卡和易讀程序單。 郭惠瑜強調,易讀的設計在於「重點資訊傳達」,不需要鉅細靡遺交代資訊,且也而不是以美觀為先,排版整齊、段落明確即可;在文字改寫上,應減少專有名詞、艱澀字詞或抽象概念,有必要時可以生活案例說明。郭惠瑜也提醒,與心智障礙者溝通,不等於把他們當成「小孩子」,因此易讀不是「繪本」,要留意不要過於「幼稚化」。 本場工作坊學員除了身心障礙或高齡照顧相關機構、協會服務人員,還有學校、醫院、警察局、鄉公所、衛生所、戶政事務所等代表與會。若民眾對易讀感興趣,也歡迎參觀目前於屏東障福一樓大廳進行的「易讀手冊展」,展至8月31日止。 |
新聞照片:
|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 |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