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風氣淡薄 基督教出版業愈見艱難 黎偉恒:要以伴讀增加信徒閱讀動力 |
(2024年07月17日) |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採訪:陳穎珩 王澤山)【時代論壇訊】今年的香港書展於今日(十七日)揭幕,展期至廿三日。有參展商指,出版業愈來愈困難,需要想方法例如辦讀書組來吸引讀者。觀潮浸信會的黎偉恒牧師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的開幕禮指,現時閱讀風氣低迷,信徒需要陪伴閱讀,才能增加看書的動力。有遊客則表示最近基督教出版的新書質素平平,未能整全地回應社會現況及信徒的生命需要。 於今早的基督教坊開幕禮中,觀潮浸信會的黎偉恒牧師分享閱讀的重要性。他指出,其教會撥出一整個樓層開設圖書館,以促進會友閱讀風氣。他認為,上帝當初揀選用文字來盛載祂的教導和啟示是有其心意,而文字亦因此成為了一種與神、自己和作者溝通的一種無可取替的媒介。但因現代人與神、其他人和自己連結也感困難,所以就有抗拒閱讀的狀況出現。 對於現時閱讀風氣低迷的情況,黎偉恒強調陪伴的重要性,認為一同閱讀能讓弟兄姊妹間交流各人的看法,增加看書的動力。他鼓勵教會及其他基督教書樓要積極配合不同的事工如舉辦讀書會及簡介會,提供交流的平台予年輕人,吸引他們閱讀。 遊客廖先生則留意到基督教坊中參展的出版社愈來愈少,出版新書的數量亦不多,也缺少本土出版的書籍。對此,他認為是因現今信徒對閱讀的興趣不大,而因傳道人亦沒有此習慣,故也不會鼓勵會友看書。問及近年新書能否回應社會現況及基督徒的屬靈狀態,他對此有保留。對比外國和香港的基督教書籍,他指現在外國不乏系列性的書籍,能夠整全地詮釋一個信仰概念給讀者,顧及不同階段的需要;相反地,本土作者則較少以此方式出書。 同時,廖先生指,外國近年出版的釋經書開始加入神學反思及當代應用的部分;香港的則沿用較舊的寫法,「好old school」,故此只能零碎地回應社會及信徒。他又指最近的新書質素參差不齊,「若然你問我是否夠學術水平,如果以A、B、C級作比較,將會是C級水平」。 出版業愈來愈困難,但仍繼續留守 基督教坊籌委會顧問及基督教出版聯會董事梁美英牧師向本報表示,首日人流比較少,參展書商數目亦與以往相約。問到書商參展時有何考慮時,她指,雖然在疫情後書商都較關注成本、面對人手缺乏,但大家都希望展現合一,以及繼續推廣基督教書籍,故很多書商都會繼續「留守」書展。 海天書樓有在綜合書刊館擺攤,同工陳先生指出,之所以選擇在在基督教坊以外擺攤,是因為希望接觸基督徒以外的讀者。談到近年出版界的困難,發行部主任朱耀光表示,基督教出版業確實「近十年愈來愈困難」,但書樓的理念是服侍不同種類的讀者,故除了出版基督教書籍外,亦會推出兒童文學、傳播學的專著等,並繼續參展。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亦有份參展。社長江程輝表示,今年比較多心靈靈修類書籍出版,「現在的人心靈需要滋養,(希望)信仰能慢慢成長」。他亦認為,出版業比過往艱難,「遊客少咗」,要想更多方法吸引讀者,例如做多一些讀書會、講座等書店活動,「但好難做到好吸引」。問及本地基督教作者是否寫作意欲下降,他亦坦言過去曾有這感受,但觀察到今年新書量有所上升,故認為這是一個週期,「有時少,有時多返啲」。 突破機構在綜合書刊館擺攤,出版經理伍詠慈預計,今年書展的人流雖會比往年少,但書展還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接觸讀者,特別是那些平日甚少進入書店的人。伍詠慈指來查詢《Breakazine 突破書誌》的人與平常也差不多,都是一些人覺得題材有興趣才購買,也沒有太關注停刊一事。 除了《Breakazine》外,伍詠慈表示近年突破機構亦有不少的書籍去回應不同的社會議題,例如有關廣東歌發展的新書,以及疫後人際關係的書。伍詠慈指,觀察到這幾年間因社運、疫情及移民潮,一些人的朋友漸離,即使有些人未察覺當中的改變,但其實人際關係的改變,對當事人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除了出版社及基督教精品零售商外,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下稱ACM)亦有參展,總幹事陳永業傳道認為,聯合展覽的模式能讓各基督教的音樂團隊連結在一起:不但是將大家的產品一同售賣,更是一種協作的精神。 |
新聞照片:
|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