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功能不彰增加孩子被霸凌的風險
21%1919陪讀班的孩子曾遭受或目睹霸凌
(2024年04月09日)
本新聞提供者: 網友/機構提供
兒童節是為紀念保障兒童權利、反對兒童虐待的節日,希望能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然而在重視兒童福利與權益的台灣,校園霸凌仍時有所聞。根據救助協會對112學年度1919陪讀班2,203名學童所進行的《兒少校園安全調查》,有21%的陪讀班孩子曾在學校遭受霸凌或目睹同學被霸凌!

只有17%會告訴家裡的大人

這些陪讀班孩子中,有21%曾在學校遭受霸凌,或目睹同學被霸凌。其中,言語傷害(62%)、孤立排擠(50%),和肢體攻擊(38%),是最常見的霸凌行為。尤其來自單親或隔代教養家庭的孩子,更容易遭受霸凌,佔比高達56%,比來自雙親家庭的44%,高出了13%。

救助協會表示,雖然雙親家庭不一定就家庭功能健全,但若已經濟弱勢,再加上單親或隔代教養,在家庭功能不彰下,孩子的身心需求很容易就被忽略。進而提高被霸凌的風險,甚至造成社交障礙、衛生不佳、學習弱勢等問題。

調查還顯示,面對霸凌,有40%的孩子會選擇告訴老師,20%會選擇默默承受,只有17%會告訴家裡的大人。霸凌會帶給孩子的負面心理影響,包括感到沮喪(38%)、難以相信他人(26%),甚至萌生自殺或自殘等念頭或行為(12%)。此時就很需要老師適時地傾聽與陪伴,才能抒發受傷的情緒,進而走出陰霾。

建立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救助協會社服部服管組主任梁佳宏表示,霸凌(Bullying),是指長時間持續或當下立即發生,對個人心理、身體或言語上的攻擊。由於孩子除了家庭,最多時間就是在校園,因此幾乎霸凌都發生在校園中。而陪讀班孩子因來自弱勢家庭,自我形象普遍低落,遇到狀況時常不懂出聲,所以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被霸凌。因此,救助協會自2017年起,即在國中陪讀班中推出「假日體育班」,盼望能提升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增進社交技巧與對抗同儕壓力,加強挫折忍耐度。



國一的子翔(化名)住台東,一年多前來到純福音1919陪讀班(台東純福音教會)。陪讀班老師吳俊逸說:「子翔家庭破碎,從小在不同寄養家庭長大,沒有父母陪伴,沒人教他如何保護自己,常成為被欺侮的對象。」因此,俊逸老師常與他一對一談話,教導他需立刻反應,如對方不停止霸凌行為,就要向師長求助。同時也透過假日體育班,來增進他的自信與品格。
「假日體育班激發他的團隊精神,為了贏球,他必須與教練同學討論戰術,溝通表達能力也因此改善。而籃球技巧和體格變好後,他的自我形象也提升了。」現在子翔碰到不當對待時,已能出言制止,也因籃球結交了不少好友。與一年前的他,有天壤之別。

透過遊戲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土城清水1919陪讀班(貴格會土城清水教會)的孩子,大多來自於單親、隔代教養,與低收入家庭。因家庭功能失衡,導致孩子在許多方面缺乏引導,更遑論情緒察覺了。為此,陪讀班特別於寒假期間,請專業講師教授情緒認知的課程,並邀請陪讀班孩子與家長共學,以確保親子間對情緒認知更加了解。

陪讀班老師游美玉說,課程中透過遊戲,能將孩子的反應分為三類:老鷹(攻擊者)、母雞(保護者),或小雞(受保護者)。當學生能理解彼此的個性後,老師在輔導時就能有更好的判斷。

小六的小廷(化名)父母離異,父親躲債不知去向。「媽媽在工廠上班,通常是晚上9點後才回家,母子相處時間不多。因此小廷在人際交往與情緒察覺上,相對匱乏。」小廷就是很典型的「小雞」,話不多,常被同學排擠。碰到別人越界的言語和行為,不懂得出口制止,也不懂保護自己。

美玉老師鼓勵他,若有人讓自己不舒服的動作或言語,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制止,並尋求師長的幫助。而陪讀班也透過陪伴,建立他的安全感,如今在遭遇別人不當的言語行為時,小廷已慢慢能表達自己的感受,請對方停止。「未來陪讀班會增加個別對談的時間,透過傾聽,幫助像小廷這樣的孩子。讓他們懂得保護自己,需要時能勇敢求助。」

陪伴弱勢家庭孩子健康成長
為了陪伴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長,基督教救助協會從2004年起推出「1919陪讀計畫」,提供弱勢家庭兒童免費課輔、品格教育、才藝課程,與家庭關懷。讓他們下課後能有一個安全溫暖的環境,身心靈得著愛的餵養與關顧。20年來已累積資助超過7萬人次的弱勢家庭孩子。
113學年度,1919陪讀計畫將資助2520個弱勢家庭的孩子。救助協會呼籲愛心民眾能響應支持「1919陪讀計畫」。成為弱勢學童最堅實的後盾,讓更多原本不快樂的孩子也能擁有快樂的童年。幫助他們走出成長風雨,迎向燦爛的人生!

1919陪讀計畫詳見官網 https://www.ccra.org.tw/SviAriticlePage.aspx?SVSID=1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