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 從台灣處境出發思想福音
(2024年01月23日)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洪泰陽台中報導】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傳道委員會主辦的2024年「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於1月22至24日在台中舉辦。工作坊上課地點在台中中會柳原教會松年教室,今年共約有50多位的牧長參與,主辦單位於報到時除提供手冊,也提供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蔣為文著作《語言、文學kap台灣國家再想像》,預告本梯次的研討重點:台灣本土語言及文學對國家社會的影響。

總會傳道幹事陳澤胤牧師表示,今年課程規劃著重在思考台灣文字與文化,探尋百多年來台灣社會變化,以及語言的演變與文字的力量,如何影響台灣教會及社會進步。此外,行程也安排參訪柳原教會老教堂、台中文學館、霧峰林獻堂博物館、議政園區以及彰化台語文創園區等,以實地踏尋回想早期知識分子如何透過白話字普及教育、文化協會等推動台灣主體意識,進而影響當時的社會與政治發展。

陳澤胤表示,此次工作坊也探討台灣本土語言在聖經翻譯、宣教的議題。第二天課程分平地組及原民組,分別邀請梁淑惠老師談「本土化語言與聖經翻譯-以聖經2021現代台語譯本為例」,和Sing ‘Olam(星・歐拉姆)牧師談「以聖經翻譯成就道成肉身的宣教-以台灣原住民語言文化與宣教為例」。

陳澤胤強調,近年來工作坊並不只有安排課堂上的分享,也會規劃參訪,為的是讓牧長們切身感受台灣人的生活處境,進而寫出貼近台灣風俗民情、語言、日常的文字,以產出更具有台灣主體性的聖經信息。

寫作工作坊的開會禮拜,由傳道委員會主委黃旭正牧師以約翰福音書10章7至10節內容,以「我是好牧人」為題證道。黃旭正提醒,寫作者們是否可以像路加福音書作者一樣,用當時代的文字與思考來書寫耶穌福音的故事,這並不是要自己寫的,是為了向普羅大眾們寫的;文字與語言是用來幫助人們去理解福音的內容。

黃旭正表示,事實上在耶穌時代,當耶穌說出「我是好牧人」時,會給信徒帶來衝擊;因為在當時偤太社會中,牧者(顧羊的人)是受偤太民眾與法利賽人鄙視的,因為他們在曠野牧羊時,並沒有保持清潔以及守安息日等律法的規範。為此,耶穌用牧者這身分的特性,表明他在世上的工作就是為羊捨命,讓他的門徒們更了解耶穌的使命。

禮拜後的第一場專講邀請張德麟牧師,以「白話字的發展-台灣文學發展與台灣教會、社會變遷」為題分享。張德麟以白話字的演變歷史說明廈門與台灣宣教初期狀況;他表示,白話字起源於大航海時代,當時歐洲國家除了殖民以外也進行宣教工作,宣教師們發現華文非常難學,要求信徒讀經、靈修就變得非常困難。為此來自英國倫敦宣道會等的宣教師們發展出白話字,而巴克禮牧師在1885年印製第一份台灣的白話字報紙,讓更多的台灣人與信徒用白話字來學習信仰、新知與溝通,重而促使台灣知識普及,甚至逐漸改變台灣的社會及政治發展。

後半段的分享中,張德麟引用多段和合本經文,說明如今已透過現代台語譯本的翻譯,將原文意思與台灣當代文化意涵做出更好詮釋。他藉此來提醒與會牧長們,用自己的文化底蘊與體會,讓聖經的教導更貼近台灣人的心。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