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魯凱首次協傳檢定 魯凱語講道取得牧師資格 |
(2024年01月11日) |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林宜瑩新北報導】台北中會第73屆第一次議會於1月9日在新店教會舉行。會中較特別的是,在4位牧師資格母語講道者中,有一位屬Ngudradrekai(魯凱)中會以「跨族群協傳」(協傳)方式,分派到台北中會士林教會的傳道師Vavawni Pavavaljung(許珮雯)。總會傳道幹事陳澤胤牧師表示,這是原住民與平地中會首度依「協傳」取得牧師資格的案例。 根據2020年總會傳道委員會第65屆第2次委員會接納通過、實施的「傳道師人事管理實施細則」第4點第(2)款b.項、第(3)款d.項相關規定,跨族群之「協傳」分派:因應多元族群現況,中會/族群區會內因族群特殊宣教需求,而需申請非由本族群之中會/族群區會所推薦道碩畢業生分派為傳道師時,需雙方中會/族群區會簽具有「宣教協議」,並受派前雙方中會/族群區會皆同意該協傳分派,經傳委會以議案同意獲准,始得跨族群分派。 陳澤胤表示,Bunun Ciubu(中布)中會是全台首例以協傳制度方式,將傳道師Bukun Bainkinuan(洪得勝)派至Cou(鄒)族群區會,並在2022年8月2日於Cou族群區會秋季會議上,以布農族語取得牧師資格。Vavawni Pavavaljung則是總會傳委會訂定協傳分派傳道師規範後,成為北中第一個原住民與平地教會間,以魯凱語講道(並提供華語稿給在場議員)的案例。 陳澤胤說,協傳的傳道師某種程度上,像是跨中會的宣教師,是一種跨越族群的宣教,分享族群文化中的信仰見證,成為他族群的祝福,幫助他族群有更寬廣的宣教視野,學習在不同文化族群間彼此尊重,共同敬拜上帝。同時,也保存相對弱勢族群的語言文化,並鼓勵他們勇於在主流族群間分享福音。 陳澤胤坦言,多元文化處境是台灣多元族群社會所必要面對的情境,未來會越來越頻繁共同生活及融合。長老教會既看重本土母語文化,但同時也重視未來將越來越頻繁多元族群共同生活的社會情形。因此,近年發展出協傳方式,以促成族群間彼此交流見證的做法。 北中邀請到魯凱中會總幹事Palri Aruladenge(盧天武)、副議長Sakalre Tarudralumu(杜文榮)、松年部長Lalui Sapadrange (尤鶯蘭)及Vavawni Pavavaljung的父母王明忠、許瑞珠等人,在Vavawni Pavavaljung以魯凱母語講道後,由Sakalre Tarudralumu向北中致謝、Lalui Sapadrange回應、指導講者母語用法的優缺點;一行人也與北中士林教會牧師許承道在新店教會前合影留念。 另外,北中第73屆第一次議會也首度正式以電子投票進行組織選舉,在完成第73屆議長鍾主亮選舉後,因網路系統判定大量湧入投票動作為駭客入侵,而自動阻擋投票的進行,在第72屆議長洪詠恩指示下改回傳統投票後,陸續選出北中幹部、會計、中委牧師、長老。 鍾主亮在就任致詞時表示:「我是第一個電腦選出來的北中議長,希望是空前,但不要是絕後。」他強調,未來北中會在軟硬體上更加強化,以健全電子選務系統的落實,幫助教會組織選舉、教勢分析、資訊取得更加便利,鍾主亮說,就像牧傳牧會一樣,雖會遇到挫折,但這是一條不歸路、必走的道路,必須一直走下去,遇到困難時,大家就同心一起面對解決,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台灣社會,讓教會宣教策略符合世代的脈動。 |
新聞照片:
|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 |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