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神2023學術研討會:未來教會的形塑與想像 |
(2024年01月05日) |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記者趙錦漢桃園報導】中華福音神學院(簡稱華神)於去年(2023)12月26日舉行「2023學術研討會:未來教會的形塑與想像」,邀請了4位神學老師發表論文,藉此探討未來教會的形塑與想像。 民國時期五旬宗教會的時代回應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香港神召神學院兼任教師葉先秦博士認為的中國五旬節教會普遍被神學界所忽視。雖然3波靈恩運動都以北美為中心,但全球五旬宗的發展不應侷限於此,不少西方學者以「全球南方」及東方主義概括之,甚至有人認定真耶穌教會等同華人五旬節派。葉博士認為全球五旬節派研究應以歷時性及共時性判準。 葉博士以民國時期的《神召月刊》及《靈音月刊》為藍本,探討當代五旬宗教會對時代的回應,包括帝國主義、自立運動、非基督教運動(下稱非基運動)及新文化運動等等。當代知識份子統稱五旬節派基督徒為「屬靈派」,帶有反智、迷信意味,且對政治漠不關心。連曦教授把1949年以前的中國教會發展粗分為:溫和福音派及「民間基督教」,含糊地把五旬節派歸類為民間基督教。 面對時代中的非基運動,中國教會被迫面對自立及本色化的問題,連曦、黎豪、陸博愛等五旬宗人士挺身而出,試圖定義五旬節派,反省教會如何應對社會風潮。雖然主張自立,也有人主張教會仍要跟差會保持良好關係。陸博愛、區鳯韶等人更提出要恢復使徒行傳中五旬節的本色,而不是簡單地本色化信仰,把西方的教會禮儀及建築物塗上中華文化色彩。 反教者誤解基督教,將之連於帝國主義,甚至有人提倡廢除教約、收回教育權及教會管理權。黎豪表示中華民國奠基於基督教信仰,而孫中山、蔣介石及部份革命份子等領袖典範皆是基督徒。侗熱主張不應把教會學校不加區別地連於帝國主義。另有基督教人士提倡實踐基督教化的生活,回應社會改革,如鍾雄鈞的三民主義、蔣介石的「新生命」和「新生活」、李耀琳的「五運」、劉光遠的「異蹟」等等。這些論說顯示部分五旬宗人士將福音及靈性結合,回應當代社會需要。葉博士認為當代福音處境化具備公共領域認知,反映今日華人五旬宗群體面對公共事務時,可作為借鏡。 上帝的國度與祭司 華神新約副教授謝樂知博士把出埃及記19章與啟示錄作對比,例如啟示錄作者把「祭司」和「君王」放在書卷開首(啟1:6),明顯具有初始效應(primary effect),將讀者帶回西奈山立約場景,預備讀者以出埃及記及西奈山之約理解全書。有舊約學者認為出埃及記可分為:時空、認知、意願及情感4個層次。 雖然啟示錄沒有明言西奈山,但引述跟西奈山密不可分的「錫安山」及「曠野」等場景,包括12支派、雷聲、潔淨等等。另外,上帝也從過去、現今和未來的層面來預備以色列百姓立約。上帝在過去審判埃及人,十災與啟示錄的七號、七碗都有雷同之處,只是次序不同。啟示錄也3次提到鷹(啟4:17、8:13、12:14)對應著申命記32章9至12節及出埃及記19章4節,為上帝的子民帶來拯救與保護。如今上帝跟祂的子民立約,場景彼此呼應(啟22:18-19;申4:1-2),而申命記的內容指向西奈山之約。未來,啟示錄不止一次提到百姓要成為祭司和君王(啟5:9-10, 20:6, 22:3-5)。 啟示錄3章3至5節表明,「白衣」有兩層意義:純潔及勝利,對應著出埃及記19章,百姓要洗淨自己的衣服。至於不可親近女人,啟示錄描寫了幾個女性,包括耶洗別、婦人、大淫婦及羔羊的妻。另外,啟示錄分別在1章、4章及10章的關鍵段落描寫了雷聲及角聲。 謝博士強調,啟示錄作者把出埃及記的歷史、時間向度的敍事壓縮成天啟空間向度的描述,十災不是過去,而是現在;祭司和國度不是未來,而是現在。 從救恩的角度,舊約教授吳獻章牧師大致認同謝博士的論點,但流於簡化。吳牧師認為用「我是你的神」比「約」更為呼應。出埃及記主軸是祭司,而君王的概念出自以賽亞書,百姓要與基督一同作王。出埃及記19章只是救恩的原點,啟示錄所呼應的是創世記1章坐在寶座上的造物主。 重新探索個人在社會與政治的界限 華神系統神學助理教授溫永勖牧師評論已故德國神學家潘能伯格(Wolfhart Pannenberg)及卡文諾夫(William T. Cavanaugh),關於個人與社會和政治參與的論說。針對自由派神學及馬克斯主義,潘氏的教會與世界觀過於著重基督徒的個人主義,他擔心教會過分強調基督徒的合一,來達成「這個世界的盼望的目標」,會超越末世論指向的盼望。他認為「普世教會協會」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在1978年舉行的邦加羅爾(Banglaore)會議企圖把「特定群體的特定權益」合理化,卻無可避免地破壞社會安寧。他不滿馬克斯主義將「末世的盼望」世俗化,犧牲個人,特別指反基督徒,然後讓未來的人享有烏托邦。末世的盼望卻涵蓋了人類歷史整個源流,並在未來創造真正公義的社會生活。 潘氏曾撰文表示:「要全人類活在國度的平安與公義,並不是透過世界上的人類聚在一起,便可忽然間成就。」卻要透過給予個人歸屬感和身分,構成更大、更合一的群體,他盼望教會成為世人可見的記號。溫牧師認為潘氏的理論對個人過分傾斜。 相反,卡文諾夫強調「社群」,似乎對個人存有負面。他曾表示,「折磨不僅是對個人的攻擊,也是創造。」意味著專制國家利用折磨讓個人受苦,使個人積存足夠的政治本錢來與國家抗衡。他進一步表示「罪的影響力在於創造了個人……換言之,創造了個人與群體的本體。」如果罪產生了上帝與人、人與人之間的敵意關係,救贖就是要透過參與基督的身體來恢復合一。這個身體有許多肢體,不盡相同。肢體不但以基督為首而已,也要如天然的身體般連貫,彼此關顧(參林12:26)。罪的結果是「創造個人」,救恩的結果是「再個人化」,然後「重組」他們成為基督的「社群」。 溫牧師理解為「有界限的個人 」(bordered individuals)及被重塑後「不受界限的個體」(bordered personal),他認為卡氏的論說過於理想化,並且模糊了個人、社會及政治的界限,可能會限制基督徒在公共及政治的參與。比照兩位學者論說,溫牧師希望知道如何揉合兩者概念,讓基督徒無論從個體或群體上,有更多的社會及政治參與。 末世聖殿的樣式(以西結書40至48章) 華神研究所所長、舊約助理教授黃正人博士引用以西結書,分享這位流亡祭司對末世聖殿樣式的展望。黃博士解釋全卷書的整體信息是針對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選民,從以西結書40章開始,不再平反上主的名聲,轉而描繪上主榮耀的轉移,說明恆久聖殿的應許必然兌現。 以西結書40至42章是聖殿導覽,主要用了「量」和「看哪」兩詞,作者沒有提及任何動作、期待或要求,只用二維空間量測,而且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主要形狀。對比其他聖殿,以西結所描述的聖殿不需人的奉獻和建造,越過大部份聖殿該有的步驟。他沒有提到材料、顏色,也沒有洗濯盤、香壇、金燈檯、約櫃等擺設。這個聖殿並不是一個等候施工的藍圖,而是完工的聖殿,表明拯救的工作告一段落。聖殿是以西結書最後,也是最高潮的信息,描述上主定居於「末世」的聖殿。透過作者的「遊記」,他描繪了一個聖像(icon),成為一瞥天上真實景象的一扇窗。 以西結書42至46章記載上帝進入並啟動聖殿,然後向以色列家指示聖殿的樣式,並用量測來感受。「量測後」,上帝的榮耀才進來,祂不再暫居,而是永居其中。有別於其他聖殿的記載,以西結完全沒有提及先前的聖殿, 而且沒有等待人群的預備和潔淨,上帝的榮耀逕自入內。上帝是先行者,先前祂榮耀的「轉移」帶動選民的命運及歷史進程,如今祂榮耀的安居保障受造世界的堅穩及選民的平安。 最後,以西結書42至46章描述聖殿的運作,主題是復興、生命與祝福。生命之河源自聖殿,帶來醫治,而以色列所有支派都重歸應許之地,得地為業,是一個以聖殿為核心的角度。聖供地、聖殿、城、12支派名字排列都以正方形呈現,聖殿的準則標示與上帝榮耀相符的樣式與特質,透過祂的作品(聖殿)來揣摩祂的性情。面對以色列過往的悖逆和污穢,上帝保存了自己的聖名,平反羞辱,成為選民得救和蒙福的關鍵。聖殿的呼召並不在乎建造的努力,而是人對成聖的渴慕。 以西結書的聖殿在歷史中從未出現,昆蘭(Qumran)社群認定它必會成就;流亡的猶太信仰社群切切期盼恢復聖殿,以西結聖殿以乎遙不可及;而基督教會,包括新約作者把聖殿的概念和用詞整合在信息裡面。以西結書11章16節說,「我……作他們的聖所。」主耶穌基督是榮耀的實體與源頭,祂同在的應許使聖殿重現教會,「聖靈的內住」意味著以西結聖殿已然成就,聖殿在「已然」和「未然」之間也成為教會的核心教導。啟示錄最後也提到的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或許是最貼近以西結聖殿的描述。 禱告焦點: 1. 求主在新一年賜下基督徒對神話語的渴慕及智慧,並學習在不同歷史及學者中領會基督徒的信仰生活。 2. 求內住的主聖靈為基督徒加添能力,不但領受神同在的應許,而且在社會、家庭中發揮影響力,讓教會成為世人的明燈。 |
新聞照片:
|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