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基督教教育博覽會》 重返福音現場靈性之旅
(2023年10月03日)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趙錦漢新竹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聖經學院)與播種國際事工台灣分會(簡稱播種國際台灣)合辧第一屆基督教教育博覽會,經過10個月的籌備,於8月14日至10月15日在新竹的聖經學院舉行。本社專訪阮介民院長博覽會異象,博覽會也透過藝術展覽帶領基督徒進入一趟靈性之旅。

  阮介民院長早年在地方教會牧會,曾擔任中會議長,後來到台灣神學院教學,並擔任牧育長,至2015年接任聖經學院院長一職。阮院長生於南部,自小在牧者家庭長大,後來到台北接受神學裝備。他坦言雖然台灣不大,但南部與北部的神學迥然不同。他認為神學心得不但可以口傳,而且可以文字化,讓全台灣的基督教教育互相造就。

重返福音現場
  這次博覽會透過教學現場、牧會現場及文字事工現場,還有普遍華人所欠缺的美學,呈現福音現場。大會舉辦牧者高峰會、藝術展覽,還邀請了出版商展示文字工作。所以當中有動態的,也有靜態的;有閱讀、聆聽,也有藝術的呈現。

  第一屆基督教教育博覽會主題為:「重返福音現場」。阮介民院長解釋,「福音現場是2千年前,是耶穌跟門徒的時代,是保羅建立教會的時代。我們透過每個禮拜的講道、讀經,回到2000年前的初代教會,重返當時的福音現場,甚至是更早期的舊約時代。這些都是上帝所發明的現場,今天弟兄姊妹都在運用。從教會內到教會外,回到教會、小組,大家都很開心,但當回到生活的禾場,回到工作現場,也是福音現場。在福音現場分享見證,才是基督徒的真正生活。」

  阮院長強調,神學院訓練傳道人,而傳道人要訓練弟兄姊妹成為週間的傳道人。牧者大部份時間跟弟兄姊妹待在一起,很少機會接觸到非基督徒,弟兄姊妹有很多機會接觸非基督徒,所以他們都有個使命,成為週間的傳道人。傳道人要有話語,學會聆聽,在改變別人生命的同時,改變自己的生命。阮院長期待教育博覽會可以完成以上的目的。

  在人人滑手機的年代,阮院長希望重新鼓勵人們回到閱讀,不會「滑了就忘」,如同聖經所說:「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林前9:26)因為閱讀本身也是福音現場,作者在知識上及生活實踐上經歷了上帝的恩典。

  莊信德牧師(播種國際台灣執行長)早年到新加坡接受神學裝備,後來回到台灣神學院唸神學博士課程,再成為老師,剛好當時阮院長也在神學院服事,兩位牧者住宿舍時有很多機會交流,促成了這次的合作關係。

  聖經學院除訓練神學生成為傳道人外,也注重平信徒的靈性培育,阮院長戲稱為「售後服務」。神學生畢業後會到教會服事,但大部份神學院難以顧及他們的需要。聖經學院接納來自不同宗派的牧師,重新提醒他們的第一個身分—基督徒。他最近重遇一些以前教過的神學生,都覺得他跟以往一樣,甚至有人還記得:「台上、台下一致。」意思說在教會內與教會外的生命都是一致。

  阮院長盼望把不同宗派的神學面向及靈命成長經驗都放在這一次博覽會,因此不得不講300多年前來自荷蘭及西班牙的宣教士,以及1949年以來從中國大陸到台灣的浸信會、衛理公會、靈糧堂等不同宗派的教會。他認為宣教在教育前面,有教育才有宣教,耶穌也是先教育門徒,再差遣門徒出去,所以教會要成為學校。

  教會學校有2個部份:禮拜堂及圖書館,就是靈性教導及知識教導。過去修道院有禮拜堂,是敬虔的訓練,也有圖書館,是人文素養的訓練,所以要認識上帝,也要認識人。宗教改革是從天主教的望彌撒、教皇,回到閱讀上帝第一手的資料—聖經。阮院長盼望弟兄姊妹在博覽會透過閱讀和聆聽,得著第一手和第二手的資料。

這次博覽會經由聖經學院及播種國際台灣的同工一起合成,阮院長形容為「聖徒相通」:不同弟兄姊妹走在一起服事,如同初代教會的使徒與先知。同工們認真工作、認真同工、認真見證,最後在審判台認真交帳,得耶穌稱讚為「忠心又良善的僕人」。

  10幾年前,阮院長還在神學院服事的時候,他已經有辦教育博覽會的念頭,礙於經費無法成事。經過聖經學院8年的服事,他才動議舉辦這次的活動。

  聖經學院每個月都會為信徒舉辦靈性教育課程。此外聖經學院本身也有出版品,未來希望邀請出版社開工作坊,也希望邀請來自不同宗派的教會示範門訓課程,並分享自家叢書的應用和優劣,彼此觀摩。

  阮院長透過希臘文化來解釋教學的概念。什麼叫教學?是教跟學,受教的人能夠再教給別人,才是完整的教學。教會要完整學會一套牧養系統,門訓弟兄姊妹,才會有信仰的第2代、第3代,一代接一代傳承下去。

隨著觀展時走入不同空間的變化,共感福音現場的情境轉換與樣貌,跳脫傳統教義式的文字理解或圖解思維,從心裡產生的疑惑與提問:「怎麼會這樣表現信仰?」開始,進而展開更細微、更富有感受的觀看過程,與作品相互對話,再次探索基督信仰言說的本質,再思關乎福音信仰的課題。

  《尋。道—在風景之間》及《圖以載道—浪子的金色國度/談心圖》的展品改編自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藏,宣教文獻包括《小亞細亞地圖》、《寬窄路圖》、《浪子回頭圖》、《談心圖》系列,還有木刻漢字,如「恩」、「義」、「罪」等等,混和了一些中東現代照片,讓讀者穿梭不同語言、地理及時間,見證宣教史發展,從而覺察並重返「福音現場」。

  這次博覽會的目標源自聖經學院的辦學理念,希望弟兄姊妹能夠經歷安息、關係、更新及再創造。聖經學院為弟兄姊妹提供住宿、餐飲和課程,好讓生命得著更新,並在上帝裡面領受全新的創造力,最後離開時能夠在基督裡重生,成為新造的人。
 
藝術導覽靈性之旅
  第一屆基督教教育博覽會規劃了4個藝術展覽空間及1個文件主題展覽,包括:《尋。道—在風景之間》、《圖以載道—浪子的金色國度/談心圖》、《鏡頭裡的意象—馬偕x臺灣當代攝影》、《一瞥牧養現場的花園》及《藝術靈思之旅—馮君藍x羅頌恩x楊琴》。

  當日的藝術展覽導覽由東海大學美術系兼任講師羅頌恩老師負責,他表示,「這次展覽用藝術的語言把教會歷史、藝術作品及歷史文獻在某一程度上重新詮釋和表達的視角,在過程當中讓弟兄姊妹及慕道友者一起重新認識這個信仰。」

隨著觀展時走入不同空間的變化,共感福音現場的情境轉換與樣貌,跳脫傳統教義式的文字理解或圖解思維,從心裡產生的疑惑與提問:「怎麼會這樣表現信仰?」開始,進而展開更細微、更富有感受的觀看過程,與作品相互對話,再次探索基督信仰言說的本質,再思關乎福音信仰的課題。

  《尋。道—在風景之間》及《圖以載道—浪子的金色國度/談心圖》的展品改編自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藏,宣教文獻包括《小亞細亞地圖》、《寬窄路圖》、《浪子回頭圖》、《談心圖》系列,還有木刻漢字,如「恩」、「義」、「罪」等等,混和了一些中東現代照片,讓讀者穿梭不同語言、地理及時間,見證宣教史發展,從而覺察並重返「福音現場」。

 羅老師強調:「藝術展覽活動裡面沒有要談論神學的正確性,但『道成肉身』的福音裡面,在不同文化脈絡當中,都會有機會讓我們尋找到、看見耶穌基督……讓看似衝突的東西放在一起,讓我們反思宗教,並讓看展覽的一群人彼此討論,也有基督教教育再活化的可能性。」

  《鏡頭裡的意象—馬偕x臺灣當代攝影》展覽囊括了兩位當代攝影藝術家及馬偕牧師的歷史照片。羅老師解釋馬偕一生到處宣教,很多時候會坐船,然後把法國攝影藝術家季勇的海景、山石照片安放在圓形畫框內,彷彿置身於船艙內的窗口,瞭望窗外的景觀,並帶出福音的「移動性」。

  另一位攝影藝術家馮君藍同時也是一位牧者,透過「人像」表達出信仰的內涵。例如馮牧師與兒子一同演繹福音使者的⻆色,表達信仰傳承。好比基督傳承了父神的心意、馬偕傳承了福音使命等等。羅老師提問:「當我們成為基督徒之後,是不是也可以在聖經的閱讀當中找到對應的角色?每一個使徒都會犯罪,但都有福音亮光的恩召,是不是在文本裡面,也找到我們學習的榜樣?」

  馮牧師的另一個作品是「擺置靜物」的攝影創作,他花了整整一個月時間反覆擺置生活物品及帶有信仰符號的物件,如羔羊、十字架等等,反映出他對信仰的反思與定位,把信仰日常化,羅老師解讀時表示,「它很正常,但看著、看著,就看到裡面福音的信息。」而馮牧師不斷反覆擺置讓羅老師覺得呼應了基督徒的靈修習慣:「我們帶著等待的心進入靈修,敏銳地察覺聖靈跟我們對應。」羅老師表示,這份作品有一份整體美,不會特別驚艷,卻會越看越美。

《一瞥牧養現場的花園》回顧了基督教教育大事紀,滙集了近30年來形形色色的培育系統,一睹台灣教會的牧養現場。展覽統籌莊昕恬傳道解釋:「我們觀看上帝在台灣的工作。在回顧整個福音裡面,

基督教教育不只是主日學或神學,可以說凡使人認識福音的工作,也就是基督教教育的工作。」

  台灣基督教教育的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中葉的大航海時代,短短40年間有4,000人受洗的記錄。爾後中斷了2個世紀,直到19世紀中葉再度重新出現宣教的足跡,至今經歷了不同時

期以道入世、佈道奮興、靈命更新的階段。莊昕恬傳道以台中日月潭為例,此名勝又叫甘治士湖,為紀念宣教士甘治士當年來台勘察日月潭一帶。

當回顧大紀事,每每台灣遇上震動時,神的手都沒有離開。莊昕恬傳道表示:「當台灣要退出聯合國的時候、遇到保釣運動的時候,台灣的社會開始有一批批基督徒奮興起來,葛理翰牧師來到台灣佈道,唐崇榮牧師也在70年代中來到台灣開培靈大會。更不用說,在二戰開戰前一年,宋尚節牧師從廈門來到台灣,帶來一波奮興的運動。

  《藝術靈思之旅—馮君藍x羅頌恩x楊琴》讓觀者沉浸於不同距離感的「重返福音現場」,從遠觀到近身進入內省。當中藝術家楊琴的裝置藝術《日月潔淨》,代表著長時間除污的實踐行動,其作品元素本該被丟棄的殘餘物,如毛髮、紙碎、污垢等等,她把殘餘物與經文結合,垃圾可以稱為美,是因為有上帝的話。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